
在靈修當中嘗試要讀神的話時,總是有很多攪擾、讓人分心的東西。那要怎麼樣靈修呢?台灣兩位著名青年牧師周巽正、廖文華在Good TV《共享觀點》節目中大談靈修之道。
忙得沒時間靈修?沒有靈修=瞎忙
不少信徒因著生活忙碌而難於靈修,但靈修對忙碌的生活來說是更關鍵。耶穌忙於在加利利各地,在會堂內去傳道跟趕鬼,全城的人都來找他。但他天未亮就一個人到曠野禱告。從忙碌到忙碌之中,我們很需要像耶穌一樣獨處親近神。
「很多人說我忙到沒時間靈修,可是其實是如果沒有靈修,我們就沒有力量繼續忙下去。很多時候耗竭,所以是沒有靈修就變瞎忙。我們非常非常需要像耶穌這樣的時間。」

靈修需要安靜專注的時間和地點
此外,耶穌是早晨天沒有亮的時候到曠野去禱告,也有餵飽五千人的神蹟之後晚上一個人在山上的安靜時間。或清晨,或晚上,或在曠野,或在山上,讓他可以很專注不被打擾。對應今天,信徒需要找到能安靜專注的時間跟地點,並需要把我們的電腦、平板、手機完全放下,關掉訊息和通知,讓我們能夠專心地來靈修。
「你可以在山上,你也可以在海邊,或是在任何的一個地方,但重點是:它是一個獨處,而且是一個分別出來、不被打擾的時間。」
靈修五式
靈修習慣的關鍵是「先開始」,即使只有15分鐘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靈修五個步驟如下:
靈修方式1:敬拜 —彈唱或收聽Youtube詩歌,浸泡在敬拜中預備心靈 靈修方式2:讀經—一些信徒會使用《荒漠甘泉》等書籍靈修,但操練直接讀神的話語(聖經)也很重要。可以先讀一兩章聖經的經文,一天讀幾章不最重要,與神的關係才是重點 靈修方式3:默想—在讀經中選取一兩節經文,深刻地思想它 靈修方式4:禱告—用經文禱讀,再以禱告跟神對話,把擔心、憂慮交給神。 靈修方式5:聆聽—禱告也不是只有我們跟神說話,也要有聆聽的時間。聆聽是一個完全安靜的時間。
實用讀經方法
廖文華牧師建議,弟兄姊妹讀經的時候可以用五個Q&A幫助: 1.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認識神的屬性?我認識神是個什麼樣的神? 2.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什麼樣的應許? 3.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什麼教導,是關於我要去做的事情? 4.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任何人是我的榜樣? 5.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任何事情負面的榜樣成為鑑戒?
在讀經的時候亦可以查看「三個關係」: 1.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說到我跟神的關係? 2.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我跟我自己的關係? 3. 這讀經當中有沒有我跟其他人的關係?
實用禱告方法
廖文華牧師又分享實用禱告方法。首先是把禱告事項記下來。他分享到一名企業家把禱告題目寫在小小的便利貼上,禱告的時候他就把已成就的便利貼撕下來貼在另一邊,如此計算禱告成就了多少。這方法讓他能數算禱告恩典。
禱告中亦可以操練自我問答,令禱告生活變得更深入、更具體。: 1. 在這個禱告當中,神有沒有告訴我,我需要改變什麼事情? 2. 在這個禱告當中,有沒有認識神有什麼美好的特質、品格、性情? 3. 這個禱告當中,有沒有我需要去做的事情?

溫馨提示:靈修不是形式化 讓神的話進入生活中
周巽正牧師提醒弟兄姊妹靈修不是一個形式、或按表操課,或屬靈的義務跟責任:「它是一個生命,它是一個連結,它是一個交通。所以不是說我做了這個部分,還有那部分,還有這個部分。而是我怎麼樣在這關係中,更深地與神聯繫,更深地與祂親近。更重要的是,其實我們在操練一件事——就是順服祂。在認識祂的過程當中不只是聽祂的話,還要遵行祂的話。我覺得,這是靈修更重要的一個功課。」
他認為讀經和禱告的操練的實質,是讓神的話語跟隨在我們生活中間:「讀經不是只是在知識上面知道這個經文。很多人他覺得我背誦了這個經文,我就擁有這節經文。不不不,你要把這個經文吃進去。怎麼吃進去?透過我們的晝夜默想,當我們不斷地在默想,一邊默想、一邊禱告,想著、講著,其實都是神的話的時候,慢慢地你就會發現這個話不再只是停留在聖經的裡面,而是這個好像成為你生命的一個啟示。」
他建議弟兄姊妹:「一天中抓住一個經文,把那節經文在整天只要有空的時候就來思想。如此這樣的話你就會發現,不只是那十五分鐘、二十分鐘,甚至三十分鐘我們的焦點放在神的身上,而是藉著那十五、二十、三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我們把我們的眼光整天都定睛在耶穌的身上,定睛在基督的身上。你會發現你整天的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學業都會不一樣。」
(文中圖片全出自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