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中鸣将与教会合作 积极培养信徒传福音心志 編輯室 2006年11月17日星期五 上午9:57 吉中鸣创作的诗歌如《谁主明天》、《祢是王》、《祢是弥赛亚》、《掌握今天》、《没有你哪有我》等相信不少香港信徒都不陌生,但原来他的心志不止于音乐,更在于推动城巿宣教。他将于20、21日在伊利沙伯体育馆举行的"全城触动.触动全城"敬拜赞美献心会便是为点燃香港信徒将传福音化为生活模式,希望把城巿宣教的使命植入香港教会里。 本报特地就此课题访问了吉中鸣,分享他城巿宣教的理念与梦想。"每个教会都会做福音工作、布道等,但不论是覆盖的层面还是深度都裹足不前,布道会成了城巿宣教的交待。"吉中鸣说了他对现时香港教会传福音的气候的看法。 吉中鸣推动城巿宣教的缘由是什么呢﹖"这是最近的感动。"他说,"我亦在读教牧学的博士的课程,专门攻读城巿宣教,在教授老师的指导下扩阔了视野。看到香港97%人口未信耶稣,我认为这是本地居住的人的责任。我们很多时强调做宣教,但却忽略本地宣教。希望藉著推动城巿宣教,让信徒醒觉香港本身是一个大工场,反思该如何作出行动和表示。" 他解释,城巿宣教一重要概念是 “Work in Mission”,即不论在何处:工作地、家中、私人或任何场所,均看为宣教的地方,信徒所到之处均是宣教士。 这次献心会,吉中鸣希望信徒作出立志,关心香港灵魂。他更希望这次聚会能成为城巿宣教运动的开始:"我们以敬拜赞美的方式件推动,这运动会连续于不同区扩展。第二,我们会与教会领袖商讨如何一起合作,在区中推动福音工作。第三,我们希望培养更多人出来作(城巿)宣教。这是一次培灵的敬拜赞美会,求神召呼更多信徒做宣教工作,可说是为城巿宣教招兵买马。" 为什么叫城巿宣教呢﹖这与一般理解的"传福音"有什么分别呢﹖"『布道』是一个行动,事件,例如向旺角区布道,是活动式;『宣教』则是一个生活习惯,是恒久且是一生之久的。"此外他亦解释说,宣教最要的意识是包括策略、有计划与有长时间的栽培。 "这次献身会的目的是鼓励信徒觉得『香港需要耶稣』,愿意为宣教作承担,告白『我是一个传福音者』,我相信这个目的是可以达到的。"吉中鸣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