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就郭飞雄白宫事件作出解释

避免为整体中国家庭教会带来伤害

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牧师5月22日接受本报记者的访问,对中国维权人士郭飞雄未能参加布殊总统在白宫的会见一事作出解释。他表示作出这一"艰难的决定"是为了避免造成中国家庭教会与民间反政府力量"联手"的错误印象,从而给中国整体的教会带来伤害。 傅希秋牧师强调,白宫在通知此次会见时并没有给出一个名单,而是将中方参与人员名单的决定权给了邀请四人来美参加"中国自由状况高峰会"的对华援助协会。他承认余杰、王怡二人与郭飞雄之间有一些"个人冲突",不让郭飞雄参与会见也是他们首先提出的,但"作为基督徒的机构",对华援助协会及其董事会严肃考虑了二人提出的建议,最终决定不将郭飞雄列入会见布殊总统的名单。 "我们希望只让中国家庭教会信徒与布殊总统见面,"他说。"这是因为不希望给中国政府一个迫害家庭教会的更大的借口,说家庭教会与政府的反对派联手对抗政府,说教会成为一个政治的工具、反政府的工具。教会在这个问题上不想产生这样的印象,我们也担当不了这个印象。" 傅希秋牧师表示,郭飞雄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是"作为民间反政府的力量"。 "我们是邀请方,白宫都没有替我们决定。余杰、王怡……提出看法后我非常严肃地考虑了。对世俗的人来讲,不懂得什么是祷告。但我们之间有充分的协商,也有与董事会的协商。" 傅牧师同时表示,为此事对郭飞雄造成的伤害深刻道歉。"当时白宫通知以后,是我先告诉郭飞雄的,当时我很高兴地告诉他,但没有想到后果。"他再次强调白宫并没有列出邀请参加会见的名单,而他及其董事会在考虑余杰、王怡的意见后,认为若让郭参与会见,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一方面,傅牧师也指出寻求自由"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宗教的事情。全体中国人都应一起努力,合作起来,在法制的范围内寻求自由。"他表示对华援助协会邀请了郭飞雄来美参加会议,由此也可看出基督徒并非心胸狭隘,但作为基督徒的机构,对华援助协会有自己的侧重点。 郭飞雄5月18日发表公开信,称自己因"不是基督徒"而被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来自中国大陆的基督徒余杰、王怡三人阻止前往白宫参加与布殊总统的会见。他在这封致傅希秋牧师的信中表示,该决定"有违美国总统接见大陆人士的本意",他将此事视为对他本人"严重的不道德的伤害",又引用中国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的话说,此擧对中国大陆维权运动造成"严重伤害"。 5月20日,傅希秋牧师在对华援助协会网站上发布"对华援助协会就郭飞雄白宫事件的声明",全文如下: 1, 作为此次会议的邀请方和主办者,本协会对于所做出的每个决定负全部责任; 2, 白宫方面完全同意和接受我们就此事所作的决定; 3, 因为此决定给郭飞雄先生造成的伤害我们深表歉意; 作为基督徒权益机构,对华援助协会将一如既往为推动和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宗教自由而努力。 对华援助协会会长傅希秋 2006年5月20日 傅希秋牧师最后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今日较早前与郭飞雄通了电话,郭飞雄称自己对此事没有其他异议,如没有人进一步编造事实,他不会再作回应。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