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新《密碼的挑戰》研討會 數百信徒擠滿會場 2成真實8成虛構 信徒要辨清真偽 編輯室 2006年5月26日星期五 上午7:01 昨晚教新舉辦了《密碼的挑戰》研討會,此聚會目的是探討《達文西密碼》對基督教信仰帶來的影響。聚會吸引數百人參加,令以馬內利浸信會禮堂擠滿關心此電影的信眾。 胡志偉牧師首先問在座多少人看過《達文西密碼》一書,舉手的只有十多人,但看過電影的則有數十人。 他所分享的訊息與早前在教牧同工會的大致相同。他表示此書在03年出現後引起了全球的效應,不單暢銷全球達4,500萬本之多,更成為社會化事件,吸引不少傳媒報導,亦引起不少人撰書反駁或仿傚。 面對這樣的現實,胡牧師表示信徒無須像其他宗教信徒用「戰鬥精神」處理,卻應像彼得前書3章15節所說,以溫柔、敬畏的心回應人們的疑問,方是合宜的態度。 他表示此書對基督教帶來的挑戰有數點,引起了人們對基督教信仰的數點疑問,包括「耶穌的神聖在投票中確立」、「耶穌已婚,並與抹大拉馬利亞有性關係」、「福音音書納入正典是政治的決定」以及「正典以外有其他福音書的存在」等。 胡牧師表示,這些問題反映了後現代的文化特色,包括不相信有絕對的真理、以個人抗衡教會建制、宗教的權威、提倡女性的平權及充滿對文化藝術的想像力等。這些特質吸引了不少對建制不滿的人士,以及滿足了人們愛陰謀論、懸疑的心理。 那麼此小說內容是真、是假呢﹖胡牧說,一些學者認為此書只有20%是真實,80%是虛構,如此書的建築、名畫確實存在,但其故事內容及對所謂「密碼」的解釋則為虛構,如Darrell Back在《密碼在說謊》一書裡所說,小說只是「虛擬實境」,是想像,令人沉浸其中,甚至有時到了「難分真偽」的地步。分清虛實實在十分重要。 最後,余慧根牧師總結說,基督徒要「識貨」,辨清什麼是「真貨」,什麼是「假貨」。 相關新聞: 《達文西密碼》將上映 教會被評反應「非常遲緩」 (2006.05.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