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慈信博士反思基督教辅导学

6月8至9日由台湾改革宗神学协会"珍爱家庭中心"举办的"心理学与圣经"研讨会,邀请到长期投入圣经辅导事工培训与推广的林慈信博士主持,吸引许多对辅导事工有负担的教会信徒、同工参加。 开场时林博士首先强调真正从事圣经辅导的人从来不会说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罪而来,忽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他也鼓励弟兄姊妹阅读《都是脑神经惹的祸吗?》一书,内中谈到不少人身体和灵魂间奥妙的关系。 林博士表示这个讲座不在批判主内同道的动机,也不全盘否认科学研究的结果、心理辅导的技巧,除非那有违圣经原则。"我们所批判的是世俗心理学的世界观,即对『人是什么?』、『问题从何而来?』、『答案在哪里?』的认识。" 传统心理学有三大学派,林博士略作介绍。一,众所皆知的佛洛伊德,其认为人是一切欲望的组成,包括性欲和食欲;问题从宗教和社会对其的压迫而来,解决之道在于借助长期心理分析,使其欲望和压力达到平衡;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以为"我"是过去一切经验的组成,问题在无法达到自我,需要别人跟自己不断告诉"我很好"(Positive Regard);三,行为心理学,其主张人跟动物没有两样,问题和解决之道可从对待动物中得到答案。 有好辩者称上述心理学说亦为神给人普遍启示的一面,林博士特别澄清,启示一定是从上而下,而且是启示神自己(罗1:18-20),"世俗心理学(哲学、文化)其实是堕落的人不断阻挡神普遍启示所发出的回应,不是普遍启示本身",林博士强调,"连影子都不是。" 因此林博士开始和会众探讨几个著名的、对基督教心理辅导亦深有影响的观念:一 不健全家庭理论。心理学家认为童年经历影响人的行为与价值观念,直到无意识、浅意识之中。而一般教会心理辅导也常讨论原生家庭对人长成的影响,对此林博士提出检讨,首先是衡量标准过于主观,人的一切行为是否都从原生家庭而来,学校老师、同侪之间难道没有影响?又过度归咎过去,是否让人失去对自我行为的道德责任? 林博士指出"世俗心理学其中一项重要错误,是把人基本上只视为受害者,当所谓『基督教辅导』极力推行此观念,使人的责任消除,人的尊严和改变生命的盼望也同时泡汤。"他强调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应只问谁伤害过我?"也要问"我伤害过谁?我如何回应别人对我的伤害、我的回应有罪吗?" 林博士强调人怎样回应过去的伤害是有盼望的,他举辅导的实际经验为例,面对心中的苦毒(无论向他人或自己),求神而来的能力赦免,并且不断地用"感恩"来回应,"『感恩』是最能胜过内疚和苦毒的道路。"此外,林博士提醒弟兄姊妹要不断让神的话语充满自己脑袋,如此才能赶走苦毒的思想。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