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verticalverticalvertical
line
icon手機版rss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 索取Banner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太5:9]  
首頁 > 生活 > 生活故事
母親的情懷
改變字體大小 [-] [+]
2012年07月11日12時48分 上午 Posted.

作者:馮志平(作者來自北京,現在北卡華人福音基督教會參與服事。)

美好理想醜陋現實

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北京郊區一個公司宿舍的大院裡。那種被大人認為平凡又寧靜的生活,在我這個孩童眼裡卻是美與醜的強烈衝突。一面是色彩變幻的無際麥田和樹林;另一面是破舊雜亂的院落。一面是祖母和母親持之以恆的愛,和同學、朋友點點滴滴的友情;另一面是鄰里之間爭吵不休,以及父母因工作和經濟貧困所承受的壓力。


如此美醜交織,年幼的我實在不能明白為什麼。我多麼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在和睦的環境中,彼此相愛。

大學時,宿舍裡不知誰從哪兒找到一本聖經,提議大家每晚讀一段,但是沒多久就放棄了。這是我首次接觸聖經。雖然從阅讀西方文學作品中知道有一位神,卻了解甚少。實在是「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徒九31)

1992年,我也追隨留學大潮,決定去美國發展。送別之際,一位學妹對我說:「志平,你要信神。這樣,一個人在國外才會蒙保守。我覺得,你早晚會成為基督徒的。」那是第一次有人對我講信仰的事,我並不明白怎麼回事。心想,她學俄語專業,也许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多,而我要尋求幫助中國貧苦人之道,二者關係不大。那時,因忙於出國,也就沒有深究。

赴美首站,我就讀俄亥俄州一間很小的大學。小城的美麗,教授、同學的友愛關心,讓我很受觸動。那時,美國教會請我們去聚會吃飯,也參加過一次敬拜。因英語聽力太差,什麼也沒聽懂,不明白這種友愛的來源是他們的神。

在美的第一個聖誕節,我和朋友走進宿舍旁邊的一間教堂,參加慶祝活動。午夜時分,寬敞樸素的教堂裡,正裝的人們手握一隻蠟燭。當聖樂響起,詩班帶領大家唱聖詩,如此聖潔美好,是我夢寐以求的境界。我多麼渴望能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面對挑戰認清自己

通過朋友介紹,我認識了崇昌。交往一段時間後,我們決定談婚論嫁。崇昌的前妻因車禍去世,留下十三歲的兒子。我想,愛屋及烏,愛護和教導這個年少喪母的孩子對我而言根本不是問題。

一直以來,我都努力幫助別人,也不斷尋求救助沒有機會受教育、貧窮之人的方法。我總是認為,雖然自己能力、智慧並不比別人強,但是沒有什麼人比我更通達、善良。沒想到,自以為義的驕傲讓我從婚姻開始的一刻起就面臨挑戰。

由於繼子從小缺乏母愛,我和崇昌結婚後,他就听從父親改口叫我媽媽。孩子好像沒什麼問題,對我卻是很大的障礙。原本,我準備把他作為學生或朋友來帶領,可是我突然發現自己需要做母親,這讓我無所適從。雖然,以前讀過很多小說描寫母親的特質,也看到自己母親的忍耐和付出,但真要實踐就兩碼事了。

崇昌告訴我,對孩子,要打就打,要罵就罵,就像對你自己生的一樣。可是,這怎麼可能呢?別說打罵,就是嚴厲說教幾句,我也非要請崇昌親自出面。即使對繼子的朋友我也做到客客氣氣,相處融洽。在外人眼裡,我們的親密關係是有口皆碑的。然而,孩子已叫我媽媽,我卻做不到,深感失望,也埋怨崇昌不能幫我,甚至惱怒他為何要有這麼一個兒子。

我自義的驕傲被撕了下來,心中還不服,充滿了懊惱,又不願認輸,極力把自己的過錯和苦惱歸咎他人。基於面子,在孩子和他人面前我竭力保持平靜;在丈夫面前,卻爭吵不休,有時還無理取鬧,這對崇昌是極大的挑戰。他安慰我,繼子很快就上大學,一旦離去就好了。我不以為然,母子關係並不能因而改變。照理,崇昌又遭一番抱怨。

婚後,我真實生活的表現,與婚前自以為是的標榜形成鮮明對比。充滿矛盾的現實婚姻,和我夢想追求的和諧家庭相距越來越遠。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愛和良善是多麼有限。 「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滿口都是咒罵苦毒」,就是當時的寫照。至於去幫助其他困乏的人,就更別提了。

得蒙保守尋求拯救

在科羅拉多的求學期間,我有幸成為電機系李教授的學生。他是著名學者,也是基督徒,雖從未向我談起自己的信仰,但所言所行讓我看到與眾不同。

一次週六,我去學校加班。在門廳遇到李教授正領著一個哭哭啼啼的三、四歲孩童。一問,是查經班輪到他照顧孩童。面對哭個不停的小孩,沒有經驗的李教授顯得束手無策。我說,我兒子也年齡相仿,讓我帶吧。李教授堅決不肯,說這是他的工作。看著李教授耐心地帶著孩子走出教學樓,我不禁想起理想中的公僕。是什麼使一位帶領眾多博士生的著名學者,能謙卑地看顧一個哭鬧的孩子?是他的信仰嗎?若是真的,這不正是我想尋求的嗎?

之後,應朋友之邀,我參加了一次音樂佈道會。雖然,講員沒有清晰講解福音,但呼召時我還是深被觸動。當時,我多想走到台前回應說,我需要幫助、需要愛、需要拯救。可惜,理智壓制了感動,因我要確定自己信的是什麼。

後來,崇昌因工作變化,搬到達拉斯。我完成學業後在那裡一家公司找到工作,而繼子也考入達拉斯醫學院,全家得以團聚。

那時,我的兒子家勝已三歲,吃東西非常挑剔,從小就極其難帶,幸虧臨時來美照顧的外公外婆有超常的耐心。但當他進入幼稚園後就完全不適應,創下一周不進食的記錄,以致被幼稚園勸退。而崇昌在剛起步的公司上班,非常忙碌,我的工作也要求甚高。面對兒子和事業,於兩者之間我無可選擇,只能回家全職照管孩子。這個當時看來極為無奈的決定,現在回顧卻充滿感恩。

因為,我終於有機會安靜下來仔細思考信仰問題。因辭職在家,我能更多接觸到達拉斯中國聖經教會(Dallas Chinese Bible Church)的姐妹們。她們常來探望,也帶家勝去參加教會Awana活動。雖然我尚未信主,卻很希望家勝能過有神的生活。他小小的年紀常會有些奇怪的問題。比如我懷著他弟弟的時候,他就問﹕「世界上第一個小孩是從哪裡來的?」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因為我都無法接受人是從猿變來的。就說:「你若信神,那麼就是神創造的」。

與此同時,陳姐妹五年如一日,堅持每個星期五都帶家勝去Awana,為家勝的信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是我的信仰之路上看到的又一美好的、活生生的基督徒見證。

接著,羅牧師帶領三福小組到我家傳福音。他們問:「有一件上好免費的禮物,你要不要?」我說:「不要。」面對牧師和弟兄們的驚訝,我解釋道:「從小,母親就教育我,不要隨便接受別人的禮物。即便窮,也不能佔便宜。」

就這樣,我再次拒絕了神。雖然通過養育孩子和婚姻,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罪人,需要救贖和幫助。但心結難解:「這位神若是真神,必然是全人類普世的神,在西方和中國應當是一樣的。為何基督教在中國的影響不大?作為註重理性思維的科學工作者,又如何看待科學與神學、進化與創造呢?」諸多問題使我不能超越自己的理性而盲目接受基督福音。

可是,神看透我的內心,知道我的疑惑,感動教會的三位姐妹先後送上不同的福音碟片。平時,我做事極為拖拉,這次不知咋的,拿來就听。正是神藉此回答我的疑問,打開我的心眼,讓我看到祂對中國的保守和我個人的眷顧。

至此,我無可推諉。當三福小組再次來家時問到,是否接受耶穌做生命的主,雖然崇昌也提醒過我要三思而後行,但我清楚,神將我一直以來所尋求的顯明在面前。便誠懇地說:「我願意」。

靠著主愛方能愛人

信主前,我總認為,繼子不是我親生的,無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無私忘我的母愛。然而,事實卻是,神給我兩個親生兒子,並且從小帶大。這才發現,很多時候我的母愛是非常有限的。

家勝天資聰穎,學業優秀。但對他的教養卻不全是喜樂,反而傷透腦筋。他嚴重挑食,從小吃飯就讓我頭痛。連個睡覺都不按時,無論我軟硬兼施,就是熬著不上床,甚至困到一個地步,從沙發走到臥室的短短幾步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倒是學什麼都很俐索,一本書很快就讀完了,讓我這英文不佳的母親疲於奔命,找尋更多的書籍,供他阅讀。

他常心不在焉,丟三拉四又屢教不改。一次,我興致勃勃地安排了親子活動,提前到學校接他。臨走時卻找不到書包,於是逐間教室地挨個壁櫥去找。親子活動也自然泡湯了。可他還是一臉的漫不經心,讓我不由得感慨:「媽媽的愛全讓你磨盡了。」

在他頑皮淘氣的時候,我常常忍不住大聲呵斥,對他極其失望甚至咬牙切齒的惱怒情緒,難以言表。每當此時,我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我的本相,論愛心,竟少得可憐,脆弱得不堪一擊。雖然我已信主,卻依然故我,非常懊惱,「怎樣才能經歷神的大能,改變生命呢?」

一次聽道,牧師說我們要請主耶穌一起回家,不要將祂留在教會裡。往家裡開車時,我請主與我同行。又一次,主日學教導說基督徒要died to sin(向罪死)。我就每日不斷告誡自己,要向罪死。很奇妙,不知不覺過去好幾個月,我竟然沒有因家勝不聽話而發火。靠著主的話語,僅三個字就讓我戰勝惡習,生命翻轉,神的話真是大有效的。神還專門差派並安排了可敬可愛的馮姊妹帶領我操練「愛」的 課。

至今,家勝已是十五歲的少年,於2009年歸在主的名下並受洗。現在英文堂敬拜時,他為唱詩司琴,還常做我的助教,帶領低年級的兒童。

小兒子天勝的心誌發育比哥哥慢,脾氣卻很倔強。三歲時因為拒絕他要買新玩具的要求,在商場里大哭近兩小時。到了停車場,再等他哭一小時。儘管如此,感謝主教會我以基督的愛扶持、管教、欣賞、接納、鼓勵他。

從此,我不再為他們的前途擔憂,神是他們的父,我是管理者。只要把他們帶到神面前,在祂的懷抱裡成長。我很釋然,毫無壓力,盡上本份就是了。

信主後的另一個突破是與繼子的關係。他上醫學院的第一年交了女友,雖未帶回家來,卻分享過他們的合影和相處過程。經過認真的觀察,我認為並不合適,勸他慎重考慮,儘早分手。顯然,他表現得有些落寞。

但是,沒多久他打來電話說,已與女友分手。繼子的順服和信任,讓我感到責任重大。於是,我鼓勵他不要難過,媽媽為你祈求,這是我第一次為繼子婚姻禱告。很奇妙,當我一開口,就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多年來向神所求的母愛自然流露,我感覺到繼子就是我的親生骨肉。主垂聽並成全了一個母親的懇切祈禱。兩個多月後,他在醫院實習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是一位營養師。如今,他們的女兒都已半歲了。

走過十多年的信仰之旅,我看到,自己實在是個罪人,心靈深處的罪性使我完全敗壞,無力自救。如今,耶穌寶血潔淨了我,從罪中釋放。因著基督之愛的源頭,我能愛身邊的每個人。終於,在主裡找到了我夢寐以求的美好聖潔的生活。回顧一切,無法不感恩、讚美主!

蒙允轉自第55期《使者》雜誌: 《母親的情懷》。


標籤:   觀看所有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最新新聞
dot 為中國教會祈禱日:周守仁祝展開新篇章 意華人教團念故土
dot 「願祢的國降臨」祈禱運動 迎接耶穌升天後五旬聖靈
dot 土耳其聖誕老人教堂復修開放 歡迎基督徒參加崇拜
dot KAGAYA星空世界展 10000張照片創作天體視頻
dot 美國男子襯衫印「耶穌拯救」入商場被保安阻撓
dot 家扶調查:4成青少年每日迷「網」超過2小時
dot 影音使團:吳桂行傳道與康熙皇帝、說書人分享宣教文化寶藏
dot 護教牧師提摩太凱勒癌逝 推動植堂全球教會逾300間
 最新專欄
dot 究竟甚麼是基督教民族主義?
dot 黑白謊言! 張天和牧師提供8個指標辨別
dot 青少年傾向網紅資訊 引導認識聖經真偽
dot 聯合國「中文日」:重溫基督教來華中文出版歷史
 最新生活
dot 神秘信仰「星際種子」降落地球 偽稱助人類步入黃金時代
dot 世界遺產長崎五島教堂:分享見證接待旅客院所
dot 職場信徒操練靈修 潘怡蓉:禮儀年建立節奏默想基督
dot 世界地球日快樂!環境保護4式人人做得到
  證道
世界社會傳播日:用「心」說話化解對敵
第57屆世界社會傳播日(5月21日)主題為「用心說話」,源自以弗所書4章15節:「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呼籲化解世上的戰爭、人類的敵對。
「青少年性別身份議題」研討 教會定罪還是人本出發?
黑白謊言! 張天和牧師提供8個指標辨別

圖片新聞

prev next
漫畫
>
真理蔡園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香港之路如何走?牧者籲聖經價值同建上帝新城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華人福音戒賭會議 蕭如發:屬靈五官助戒賭
 
 
禮賢會香港堂增設週六崇拜
第一屆趙天恩學術研討會
   
logo
 關於我們 | 聯繫我們 | 廣告發佈 | 聯繫編輯 | 投稿 iconCopyright © 2023 Gospelherald.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