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真理蔡園
信仰世俗化的警鐘
不知覺得錯誤
2010年12月15日03時01分 上午 Posted.
 | » 有一些錯誤已經被習以為常,就不再覺得是錯了。 | “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二16) 那是一年一度的逾越節早晨,以色列境內各個城鄉,以及散居在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人都雲集在耶路撒冷。聖殿裡門庭若市,人群熙來攘往。亞伯帶著妻子和兒子,拿著準備獻祭的兩隻鴿子,從800公里外的特庇來到京城。 亞伯家境雖窮,卻是敬畏神的人,他平時不但堅持每一天清晨和安息日的禮拜,也在生活中流露美好的見證,並教導孩子遵行神律法上的誡命。這一次牽來準備向神獻上感恩的鴿子,當然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因為獻上完美的祭牲是他一貫堅定遵守的原則(利一3;三1)。對他來說,逾越節——這個紀念神史上最偉大的救贖工作的節日——理當是個萬分期待的日子,只是過去多年朝聖的經歷卻給他心中增加了一份沉重的負擔和不滿。無論如何,他知道自己是為神而來,所以儘量讓自己打起精神來,也鼓勵妻子和孩子帶著歡悅的心去敬拜。不出所料,亞伯過去的不愉快的經歷又重現了…… “不行!” 聖殿當局的檢驗官檢查了亞伯所帶來的鴿子後對他說。
“為什麼?這可是我精心挑選的兩隻呢!”
“不行就是不行,”檢驗官指著鴿子的胸部說:“你看這裡的羽毛,都折壞了,你要到那個攤子去買兩隻完美的。”
亞伯和妻子對望了一眼,一臉無奈地轉身要往檢驗官所指的攤子走去,卻又被叫住了:“等一等,你還沒交檢驗費呢!”
“多少錢?”
“八分一舍客勒。” 檢驗官的語氣豪不客氣。那可是當時工人半天的工資哦!
亞伯來到鴿子攤位前,對老闆說:“我要買兩隻鴿子,請問多少錢?”
“八個舍客勒。”老闆在忙著收其他顧客的錢,回答的時候後也沒望亞伯一眼。
“什麼?”亞伯以為老闆忙昏了頭,口誤了:“四個舍客勒?老闆,您沒搞錯吧?外面街市才賣半個舍客勒。”
“沒錯,就是八個舍客勒。你不買可以啟程回家。”
亞伯無言以對。他心裡知道,就算花一個舍客勒在外頭買兩隻便宜的鴿子,到頭來也過不了檢驗官的那一關,只好忍痛花十六個舍客勒買兩隻“完美”的鴿子。
三人往聖殿的內院走去,為一家之主的亞伯一路上不忘提醒妻子和兒子,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影響他們敬拜的心。按照猶太人的規矩,每個超過十九歲的人每年都必須繳付聖殿稅,供聖殿的祭品、禮儀及維修之用。當時,羅馬帝國範圍內不同貨幣在社會上是通用的,但由於羅馬錢幣上刻有皇帝或外邦神祗的圖像,被猶太人視為不潔,所以交付聖殿稅必須用猶太人的舍客勒。他們來到一個兌換銀錢的台前,對該處的負責人說:“我們要繳付聖殿稅,再加上我兒子今年十九歲了,所以三人一共一個半舍客勒。”
兌換銀錢的人數了一數,說:“那麼,一共是十一錢銀子(羅馬錢)。”
“嗯……”亞伯猶豫了半晌,問道:“一個半舍客勒不是只有大約六錢銀子嗎?”
“你說的沒錯,”那人回答:“但是我們每換半個舍客勒,就需要多收百分之廿五,所以是十一錢銀子。”
“這……。”
好不容易辦完這些基本的事務以後,亞伯帶在身上的錢已經用了一大半,無奈的,那分過節的歡喜和熱誠,也銷聲匿跡了。這也難怪,因為多年以來,聖殿原有的敬拜聲和禱告聲,早已被牛、羊的叫聲和人的叫賣聲掩蓋了。
以上是按照歷史資料而想像出來的一個耶穌時代猶太人的經歷,反映當時猶太信仰世俗化的危機。借著聖經的記載,今天我們可以知道他們的問題,但是這種情況在當時卻被人習以為常,從來沒有人敢過問,直到耶穌的出現。
今天教會的現狀又如何?可惜,我們正面對同樣的危機。很多教會的敬拜不是敬拜,而是音樂會,因為他們雖然擁有很好的音樂,卻看不出信徒過著敬畏神的生活;很多教會的團契不是相愛,而是一種社交,因為他們之間並沒有真誠、深入的屬靈交流,只是大家有禮貌地表面彼此招呼問候;很多教會的宣教不是傳福音,只是一種自我宣傳,因為他們只是用一些手段吸引人來教會罷了;很多教會的成長不是成長,因為他們只講一些迎合聽眾口味的片面真理,而輕忽了悔改、十字架和委身。看重數量不看重素質,強調恩典不強調聖潔,講求成功不講求委身,落力做工不建造品行,正是當今信仰世俗化的警鐘。
|
版權聲明: 「真理蔡園」漫畫版權屬Andrew Chai,網站http://www.aastation.net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