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和諧之歌
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2012年02月23日08時17分 上午 Posted.
在聯合國的贊助下,地球高峰會議,於六月三日在巴西的裡約熱內盧召開,全球共有一百七十五個國家元首、政要和三千多位代表出席此一盛會。根據聯合科學家協會以及環保機構的資料顯示,地球上一半的熱帶雨林已遭受了破壞。由於熱帶雨林減少,相關的造成了全球每天有四十五種以上的生物滅種。同時,每年有一千一百四十萬公頃的雨林受到破壞。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亮起了紅燈。
根據三月份美國時代雜誌的報導,日本已經在籌劃一個綠化環境的百年計劃。歐洲國家也會跟進發展環保。「環保」勢必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一個新的挑戰。 我們所居住的美麗的地球,受到了人為的破壞。目前五十四億人口,其中有十二億居住在缺乏足夠安全飲水的條件下。十八億人口缺乏足夠的衛生條件。十三億人口則生活在空氣污染的情況下。換句話說,這個地球上有四十三億人都在那由天然而來不利的情況下掙扎。假如人類為了追求經濟發展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氟化合物繼續增加的話,豈不等於給後代子孫挖掘了墳墓麼?所以全球有識之士都深切關懷,共商對策,來發展維護生態的措施,以求解除危害生命的種種威脅。 由這次的高峰會議,使我聯想起過去在雜誌上所看到有關美國最著名的天然奇景大峽谷(GREAT CANYON)的一段故事——自一九○六年開始,大峽谷的負責機構實行一項有系統性的計劃,來消滅一切有害於鹿群繁殖的野獸。他們當時所採取的措施,徹底消滅了那一地區的狼群。另外還捕殺了近五千頭山狗,五百多頭山貓,以及許多老鷹。他們原以為這項措施就可使鹿群繁殖安然無恙。誰知把這些野獸剷除以後,鹿群每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當時,那一帶約有四千頭鹿。然而,到了一九二四年已增至十萬頭。鹿群把那裡的樹木花草吃得精光。一九二四年的隆冬千千萬萬的鹿餓死了。倖存的鹿群把山區僅存的樹根、草根也吃光了。形成那一帶山區永遠無法再生植物的可能。許多鹿群都逃出了這一地區。原來為了「保護」鹿的繁殖,結果使那一地區的鹿群越來越少,得到了相反的效果。
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如何解決空氣污染?如何緑化環境?……這些對人切身有關的問題,環保專家勢必要深入研究。但是從大峽谷「保鹿」的故事中,人對維持生態平衡的知識竟是那麼缺乏。同時,我又想起了歷史上從前在德國曾經提倡過消滅麻雀運動。因為麻雀會吃稻穀。誰知道第一年把麻雀消滅了,害蟲就橫行,第二年果樹都不結果子。後經科學家研究證認,麻雀是林木果樹害蟲天敵。在人的眼中看來非常渺小的。但是牠們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卻有平衡作用。
二十一世紀將來臨了,人與宇宙、社區、自然環境、鄰居……都是息息相關,不可能再離群獨居,科學預測,地球的氣溫在二十一世界將會增高攝氏一點五度至四點五度。假如,隨著世紀氣溫不斷提高,植物怎能生存?人類怎能適應呢?保羅曾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他這一句話和我國民與物胞的宇宙觀非常相似。他早已意識到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的這一危機。可惜,那些慾火攻心的人、為了追求財利,不但不顧別人的利益,並且還破壞了自然環境而不顧,日積月累,經過了幾個世紀,釀成了今日地球上烏煙瘴氣,以致嚴重地威脅到人類生存的安全。
饑荒問題、種族問題、傳染病問題……可說都只是局部性的。今日,人類面對的環保問題是世界性。而且工業愈先進的國家在有些地方,情形愈嚴重。例如,美國的人口只佔世界百分之五,然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佔世界百分之二十二。若是要限制美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於阻礙美國的工業生產。所以,布什總統雖前往參加了這一次巴西的盛會,卻不同意簽署任何協議,只捐助了一億五千萬美元作為造林綠化而用。
科學家的慧眼已洞察——地球受了人為破壞所帶來,危害生態、人類生命的安全……種種問題。當如何來克服這一危機呢?無疑的這是一個極重要需要解決的課題。難怪時代雜誌稱牠為(AGENDA 21)二十一世紀的挑戰!人類對地球生態的破壞。受害最深的還是人類自己。這是何等值得省思的問題呀!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