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 > 城中熱話
春分節慶 基督徒紀念耶穌救贖戰勝死亡
2023年03月24日05時48分 上午 Posted.
 | » (圖:pexels@Damir/unsplash@Grant Whitty) | 中國農曆春分臨到,在基督教信仰,春分代表死亡和復活的象徵,正是基督徒紀念耶穌基督戰勝死亡賜人永生盼望的日子。 春分在中國傳統是重要節氣,所謂「春分日夜對分」即白晝時間漸漸增長,氣候變化大及氣溫不穩定,在古代社會作為耕種的參考。 對於基督徒來說,春分同樣是一個重要的時節,春分一般是落在3月20、21日(今年為3月21日),這也是一年中晝夜平分的時刻,象徵著太陽的力量和光明的勝利。在基督教信仰,春分在紀念耶穌基督受難、復活的大齋期(四旬期)之中,代表著死亡和復活的象徵,這正是耶穌基督戰勝死亡給予基督徒永生盼望的時節。 從基督教的教義,春分代表著耶穌基督重要事件:祂的死亡和復活的時間節點,也就是所說的受難節和復活節。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基督在春分期間經歴了受難,死亡和復活三個階段,隨之而來是聖靈降臨在初期教會的門徒,耶穌基督差遣他們往普天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馬太福音28:19)。
因此,基督徒在春分期間舉行紀念耶穌基督的受難、死亡和復活崇拜活動,教會透過感恩禮、禱告、聖灰懺悔、奉獻、禁食等,提醒信徒在耶穌基督面前認罪悔改,對基督的救贖表示感恩,同時進一步加深對信仰真諦的理解,激勵自己活出基督的樣式踏上成聖之路。
除了基督教信仰以外,春分在世界各地不同宗教和文化也有著廣泛的象徵意義,例如伊朗、土耳其、波斯等國家把春分視作新年的開始,而基督教國家視春分為象徵光明的勝利、新生的開始,以及神的愛和奇妙的恩典。
隨著春分的到來,相信更多人將會關注基督教信仰和宗教活動的重要性,並進一步尊重和理解不同信仰間的差異。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