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矛盾的现象至少还有两个。例如中国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从财政上帮助美国渡过危机,但在美国人眼中,中国是以不公平的汇率政策让美国陷入债务,同时大量借钱给美国,是为了有朝一日控制美国,正如二战后美国大量借钱给欧洲,从此凌驾于欧洲一样。
第三个矛盾现象是,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年年增长,2012年达到历史高点。一年的投资额接近80亿美元,创造了许多的工作岗位,许多经济落后的州及地方政府尤其渴望中国的投资来拉动经济,降低失业率。不过尽管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快速成长,但政客们却视而不见,大选中的两党,尽管炒作中国议题,但却从未提及对美国作了贡献的中国投资,选民当然也就无从知晓。
政客为竞选炒作中国制造话题时,其实是十分短视的。这种炒作让中国的商家认识到美国市场的局限制及不足。一来是未来的贸易战的风险上升,二来是利润空间被美国商家进一步压缩。
基于这种风险意识的上升,中国企业在进军美国市场时,就将不仅仅是商品了,而且将企业经营也延伸到了美国。中国企业利用美国经济低迷,地产低迷的时机,直接投资美国,即抄了美国市场的底,也等于对冲的手法降低了中国市场的风险。
尽管增长快速,但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其实占美国外国直接投资的比例仍然十分小,据2012年的数据,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仅占全部外国直接投资1940亿元的3%,也许这就是中国投资不受公众注意的原因之一。
不过按专家估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到2020年时,将达到1万亿美元,按这种估算,再过二届总统大选,中国的形象在中国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的事实上,将会有与今天完全不一样的展现。
******
作者:朱易,《国际日报》总编辑,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