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三日不读书,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教牧和信徒不能忽略阅读

牧师「三日不读书,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曾家彬牧师强调人应该有对真理的渴慕。他说,就像人体每天需要食物一样,人的灵魂也每天需要吃神的话语。所以阅读需要成为习惯。(图:基督新报/ 李胜德)
香港一向有"文化沙漠"之称,到底今天的基督徒应该持怎么样的阅读态度?出席昨天 (3月30日)宣道出版社"阅读嘉年华2006"的嘉宾讲员曾家彬牧师风趣地提出了他的看法。

"三日不读书,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曾牧师说"三日不读书,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教牧和信徒不能忽略阅读。他强调人应该有对真理的渴慕。他说,就像人体每天需要食物一样,人的灵魂也每天需要吃神的话语。所以阅读需要成为习惯。

他又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他生于大陆,祖父信主,家里留下了圣经。从小他就常常读圣经。虽然他生于无神论的国家,家人又多有不识字的,但他很庆幸神让他从12岁起就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这习惯从小至今从未间断。他说不读不写的话,人的思考和反省能力变得很薄弱。他认为中国之的神学家之所以比西方少,跟中国教牧和信徒忽视阅读有关。

眼目的情欲困住了人

曾牧师强调,信徒需要读好的读物,而且需要广泛: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等书籍都要多看。他笑说:"凭一个人的书桌上放著什么读物,就可以知道那个人是怎样的。香港人的书桌上没有什么书,也许只有马经。"

提及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曾牧师十分同意,他认为这对社会的影响深远。他说:"不阅读好的读物,人变得很虚泛,没有内涵,只停留在物质的追求上。"他认中国自开放后也存著这个问题,眼目的情欲困住了人。他表示,基督徒若忽略了灵、魂、体整全的需要,思想变得狭窄,不能渗入社会,不能作盐作光,影响这个世界。

相关新闻: 宣道"阅读嘉年华2006"精彩节目昨日预告 (2006.03.31)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