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Sir悄悄地走了 留下了爱与榜样

潘Sir悄悄地走了 留下了爱与榜样
12月19日上午10时在香港圣公会诸圣堂的安息礼上,与潘Sir40多年交情的徐赞生主教讲道。(图:基督日报)
人称"爸爸"及"潘Sir"的工福问题赌徒复康中心总监潘仁智,为著基层及受赌害家庭,常常奔驰于旺角、元朗及澳门三地。11月9日他忙碌的脚步停歇下来,因急性心脏病入院,逐见好转之际,不料11月26日突然昏迷,蒙主宠召,安息主怀。家人、同工、所有认识潘Sir的人都感突然。潘Sir就这样悄悄地离去,回去天家,不过他在地上所行过的足迹,留下了基督的香气,种下了爱在人心里,他坦率、热诚、勇于争取公义的作风及精神,亦成为基督跟随者的榜样。

12月19日上午10时在香港圣公会诸圣堂的安息礼上,二百多人送别这位为基层及戒赌事工贡献毕生的潘Sir,亦见证他一生的为人及贡献,他是家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爸爸,是同工的好战友,是后辈的好师傅,又是所服务对象的好"爸爸"。

与潘Sir40多年交情的徐赞生主教,忆述昔日与潘sir同工的点滴。70年代热血青年的他们,积极参与教会工作,于慈云山布道。那时的潘Sir已显领导之能,默默维系著一班青年导师作布道工作,是团契的把关大将,就连当时的飞仔都给他们布道团特权,从不对他们的布道活动搞破坏或有意刁难。在慈云山的服事奠定了潘Sir服侍基层的负担,亦自此贡献一生为基层。

徐主教眼中的潘Sir,是愿意跟从主的,他以司机和乘客作比喻,潘Sir总喜爱做乘客,让耶稣基督做司机,领他走人生路。他眼中的潘Sir,又是充满睿智、仁慈和成熟之气的,"他永远有独特的思想、积极而充满朝气,常面带微笑,他有独特的才华,答应一个承担,风雨不改都会坚持下去,然而他又不霸气,决定一个事情之后乐于于众人分享见解。"

人一生空空的来,空空的去,重要的是留给下一代及周围的人生命的见证,徐主教称潘Sir悄悄的来,悄悄的走了,58年人生虽短,然而却是丰富的,他对信仰的踏实、对社会阶层服事,是大家所欣赏和敬佩的。

潘Sir自1993年起与妻子余妙云一同投身工业福音团契,有见于香港赌风炽苦害家庭,始开拓戒赌工作,02年更往加拿大学习戒赌治疗辅导,回港之后成立香港首间关怀赌徒的问题赌徒复康中心,引来社会回响。他亦悉心研究创构出一套适切华人社会的戒赌治疗模式,出版《脱瘾—华人戒赌治疗十二步》,推广戒赌宣教服务。

纪念册见证辑录

工福主席黎伟祥:仁智是我在灵界争战的好伙伴。回忆他当年向董事会提出赌徒复康服事的时候,我们仍有一点担心该服务的复杂性,仁智却坚定地承担。我被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态度所感动,全力支持他开展该服务……没有仁智当年的创见与承担,或香港在这方面的服务仍未起步。

工福董事陈茹九牧师:他的事奉一丝不苟,每周既要在香港,又要兼顾澳门的戒赌事工,他口中没有半点怨言,只听到他仍可事奉的笑声。

工福董事马锦华:总有一个感觉:仁智是一个不论外表,不计较对方怎样,都会对对方那个表达接纳之人。虽知道既然同是基层人,但有时仍会有一些个人的抉择和底线。然而就是要他到澳门开荒,只要那里有需要,他都不计较、不问如何便勇闯开荒路。

工福同工李云翔:最记得初出道时,中心遭爆窃,潘Sir是第一个亲自前来慰问者。他牧者心肠、 与正直感言、有正直及见义勇为的行为,一刚一柔结合起来,待人和善,处事人性化。

向晴轩主任郭志英:2002年期间,因我在向晴轩碰上不少欠债的赌徒,冒昧找潘先生,看他能否拔刀相助,支援我这个从无负责戒赌服务的社工,开设首个戒赌辅导小组,潘先生听后毫不犹疑,一口答应。……在转介案主入住向晴轩的时候,他从不假手于人,必亲自致电向我描述案主的危机需要及坎坷处境。他的著紧也总令我不敢怠慢。

中神院长余达心牧师:平时聆听多于说话的他,一谈到心之所系的群体的无助,他的信念,他工作的一点一滴的成果,整个人便忽然燃亮起来,激情泛现。就是这样,二十多年来走这一条不太多人会走上的路,平实地、谦和地服事那些基层中的基层。

禧福刘达芳博士:您毕生致力服事推动基层运动,怜悯基层家庭被赌博问题困扰,是戒赌工作的先锋。你以父的心,建立基层信徒及传道人的生命。

华福总干事李秀全牧师:仁智是一位富有创意的人才,并且幕后默默支持著妻子,帮助她在香港工福肩负起总干事"重责大任的事奉"。……这种难能可贵的"夫妇同负一轭"的事奉见证,是今日华人教会中,令人羡慕及学习的美好榜样。

相关新闻: 妻子妙云见证潘Sir最后的十八天 问题赌徒复康中心总监潘仁智 安息主怀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