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国玉认为跟台湾性解放进入教育有关。她指出,现时台湾从国中开始已教导"儿童性探索",强调使用保险套的效果。自2011年课纲修正后,内容更为激进。宜兰县立内城国民中小学中部健康促进网页显示,学校在课堂教导学生"戴保险套就是安全性行为",将性行为正常化,无疑正面鼓励婚前性行为。
此外台大机械系入学考试卷引《圣经》指"家庭是由一夫一妻组成"却被检举违法,并判决需教导学生尊重多元性别的差异。该校最终被罚款三万元。
作为儿科护理教师的赵国玉表出,非婚姻关系的性行为愈早发生,患得性病的机会愈高。在美国,19岁之前有性行为的青少年当中占四分之一患有性传染疾病;已发生性行为者,更有二分一的人在25岁前感染超过一种的性病。在进行性行为之时,即使戴上保险套,亦只能发挥8成避孕功能,保险套亦可能脱落、破裂或过度拉扯,病原体从边缘出来,而使保险套失去防护效果。
青少年发现致病源时往往已是发病状态,无法于疾病初期被发现。年纪愈小现象愈明显。在台湾今年就有一名13岁的爱滋患者,四月通报,五月过世,说明儿童与青少年在预防、诊断与治疗上有著很大的限制。
据台湾卫福部民国105年死因统计资料,2016年爱滋病已成为台湾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反观新加坡,近五年在性教育中强调性节制与性传染病,青少年性传染病降低一半。
她写道:"性教育并不是性解放教育,不应该与性健康背道而驰。站在医疗的角度,要避免不要有性传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延后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的时间,甚至延后至婚姻关系中。儿童与青少年的性权应该建立于健康权的基础上。"
她期望台湾性教育教导孩子节制的观念、对性传染病的知识进行正确教育,以减低台湾儿童与青少年性传染病的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