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求而神未给的东西, 我们会一直向神要求, 未求而神已给的东西, 却不见得会向他感激。耶稣看见他躺著,知道他病了很久,就问他:"你要痊愈吗?"(约五6) 神特殊的恩典虽然是免费的,却不见得临到每一个人;当神的恩典临到一个人的时候,那个蒙恩的人可能丝毫未准备好,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在毕士大池旁,耶稣使那病了38年的人痊愈了,但那人却不认识耶稣,更别说要对他存著任何期待。 这一天,这个瘸腿的人带著毫无把握的盼望开始新的一天。平时这里已经有不少人等待医治,但是那几天却来了更多人,因为那是犹太人的节期,全国各地的人都聚集在耶路撒冷朝圣,相信也有不少因毕士大池神奇的传说慕名而来的病人。如果天使在这几天下来扰动池水,得医治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这个时候,众多的访客中有一个人走到他的面前,看著他,对他说:"你要痊愈吗?"耶稣并没有问其他的病人,也没有医治那里所有的病人。我不知道耶稣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也不想去用人有限的理性尝试为神说什么好话,这是神选择采用的模式。救恩也是这样。救恩不是一个随意派发的商品样本,而是一个一个写著他所拣选之人名字的珍贵礼物。 对于耶稣的问题,这个瘸腿的人心里一定会想:"废话!这个问题太可笑了!谁不要痊愈。"从他的回答中看得出他并没有对耶稣存著什么期待:"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这个回答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投诉。过去失败的经验已经渐渐将他的盼望吞蚀,所以他显得有一点不耐烦,就算对耶稣有所期待,也不过是希望耶稣陪他一同等候水动,然后把他放下水去吧!然而,他的态度并没有拦阻神的作为临到他,耶稣也没有见他没有信心就放弃他(要是我可能说:"既然你不稀罕,我走了,你自己慢慢等吧!"),他对那人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时痊愈,拿起褥子走了。由此可见,信心绝对不是操控神的工具,神的作为至终的决定权在神自己的手上,信心不能强迫神做他原本的计划中不做的工作,没有信心也不会拦阻神原本的计划中要做的工作。 虽然经文没有仔细描写,但我能想像,38年不能走路而重新走路的感觉一定很棒。他会一边走,一边看著自己的双脚,难以置信地叫著:"我……我能走路了!我能走路了!我不是在做梦吧?我能走路了!"这人高兴到一个地步,连谢谢也忘记说了,兴奋的感觉甚至超过了他对那位神迹性地医治他之人的好奇。耶稣见他兴奋的样子,而且也不想自己的作为太引起人的注意,就避开了。当犹太人问那得医治的人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什么人"的时候,他答不上来……他蒙恩,可是却不认识那位元向他施恩的主。 从这个角度看来,这个瘸腿的人反映的是普罗大众的状况。我们在承受苦难的时候会怀疑上天不公平,甚至因为人间的苦难而拒绝相信有神的存在,但是当我们蒙恩的时候,却不见得会感激神为我们做的事。无论如何,耶稣并不太介意这一点,他一直以来为人类做了许多事都很少人以感激回应。 有一次,我到超市买东西,当我正在看东西的时候,有一个背著孩子的少妇也站在我前面看东西。也许因为看得太入神,而且她背后又背著孩子,所以当他转身的时候,背后的孩子把一个摆在旁边的灯台绊倒了。不过,这个灯并没有倒在地上,也没发出任何声响。为什么呢?原来,是我在背后把倒到一半的灯台接住了,并把它摆回原位。整个惊险的过程,这个背著孩子的少妇没有半点感觉,她也不知道我救了她的钱包不至于赔偿。其实,同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就像那个少妇,天父每天都在细心的照顾我们,我们却毫不知情。不要看那些你向神求而他没有给你的东西,那可能是出于你自己的欲望而实际上不是你需要的东西。你要知道,在你背后有很多你真正需要,你却不知道,而神却细心地为你供应的东西。那是主的恩典……(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