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國都在紛紛舉辦持續一年的系列紀念音樂會,而他的經典聖樂則是演奏的重點之一。香港歌劇院和香港小交響樂團也在1月份假文化中心音樂廳合作演出了他的絕世之作《安魂曲》。當晚音樂廳座無虛席,歌聲如海潮般湧動不已,為觀眾演奏了由8個樂章組成的整套樂曲,一氣呵成,頗為難得。
終其一生都與教會音樂緊密相連
莫札特1756年出生於奧地利一個有著濃郁宗教氣息的天主教家庭。在他短短35年的人生中,他始終都與教會音樂有著緊密的聯繫。父親是當時薩而茲堡大教堂的教會作曲家,從小耳濡目染;10歲時,他寫出他第一首宗教音樂Kyrie(KV33),內涵是「求主垂憐我的生命」;而全世界聞名的聖樂《Exultate Jubilate》則是他在17歲寫出的;他在1779年所作的《加冕彌撒》音符間都透露著作者信心的交托與從天而來的平安,不僅成為天主教彌撒儀式慣例曲目,新教很多教會亦常用來慶典音樂;其後創作的聖樂更是愈加純熟。莫札特一生共創造了19首彌撒曲、50多首教會音樂,其中莫札特的臨終之作《安魂曲》是聖樂史上難能可貴的一部傑作,音樂專業人士則評價說「它是無可超越的里程碑式經典之作」。
聖樂抒發靈魂深處堅定的信仰告白
除了輕快愉悅的音樂風格,莫札特聖樂中所抒發的其靈魂深處堅定的信仰告白讓人加倍感動。與巴哈「 B 小調彌撒」、貝 多芬「莊嚴彌撒」並列世界最偉大三大彌撒曲的「 C 小 調彌撒」( KV427 )是莫札特1783年的作品,他在其中的「信經」曲中把對 上帝的信心表達十分明確,讓人看到信仰已經成為能夠真實安慰他短暫又痛苦的塵世生命。莫札特去世那年創作的「 Ave verum corpus 」(KV618)緩慢優美而無波瀾的述說基督之愛,他曾表示這是建立在他對「上帝的羔羊基督,你洗卻世上的罪……」這樣的告白上。
仰望上帝的音樂家
莫札特是位仰望上帝的音樂家。雖然他後期飽受貧窮、饑餓、偏見,身心受到極大煎熬,但這些苦難也給了他更為成熟的宗教情操與音樂深度。他也相信神對自己的美意,他曾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到:「我敬畏甚至懼怕那位全能的掌權者上帝,但卻也深知祂的慈愛無限。我絕不會辜負祂賞賜給我的音樂天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