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善牧师:龙年话蛇

日期: 2012/01/22 讲员: 梁永善牧师 经文: 启示录十二9~12  以十二种动物循环成为该年所属,每年一只动物,十二年循环一次,据说是由魏晋南北朝时开始,一直传流至今。 1. 中国的龙   十二种动物只有龙是没有实质出现过,是一个抽象的信念,其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而龙是好的,是活泼有朝气的动物,为中国人最欢喜,所以很多人在龙年生孩子,认为是吉祥,故此便有很多正面的描述"龙飞凤舞"、"龙精虎猛"、"生龙活虎"、"龙马精神",甚至中国皇帝也以龙作代表,而我们冀望孩子成材便称为"望子成龙",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需要否定。但其实龙是神秘,且是混合体的产品:   神秘──《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升天、秋分而潜渊"    混合体──南宋罗愿《尔雅翼.卷廿八》引汉王符语云:"王符曰,世俗常画马首蛇身以为口,实则有三停九似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皆相停也,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疑为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不论怎样中国人所说的龙与圣经中的龙是有所不同,这是文化上的差异,当两种文化相遇时便会有一定的冲击。 2. 圣经的龙   龙--中文圣经只有在启示录出现,约13次,而在第12章已出现了8次,龙在启示录中代表著魔鬼,"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启 12:9),故此圣经中的龙与中国人的观念的龙是截然不同,此龙不同彼龙,我们从此章经文探讨有关信息。   圣经中不论新、旧约均有论及魔鬼,旧约较少,只有7卷书提及牠的名字(创世记、历代志上、约伯记--12次,诗篇、以赛亚书、以西结书、撒迦利亚书),而新约则有19卷,主耶稣自己也多次提及牠,故此我们绝不会否定牠的存在。   魔鬼的起源与堕落是在远古之时--甚至在人被创造之先已经发生,因这并不是我们必然要知的范畴,故没有直接经文给我们知道,大多数解经家均认为《结28:1-19》及《赛14:12-23》这两段经文是暗指魔鬼的起源与堕落的经过。   魔鬼未成魔之先牠是天使之一,名为路西弗,意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或光明天使(赛 14:12),正因牠心骄气傲,甚至想自己的地位超越神,高举自己,"你心里曾说: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神众星以上;我要坐在聚会的山上,在北方的极处。我要升到高云之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赛 14:13-15),结果被神逐出其国度,失去其地位(结 28:16-17),牠便一直与神作对。这正正提醒我们要小心,我们绝不能因已有的成就而自以为是,自骄自傲,不再依靠神。这只会使我们失败,人本来可以是很好、良善、有理想,但若是被罪不断蚕食则会变质成魔。   牠的工作是迷惑人"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启 12:9上),而且也是不断的控诉人,"因为那在我们神面前昼夜控告我们弟兄的,已经被摔下去了。"(启 12:10下),今天这世代岂不是陷在魔鬼的权势中吗?人的心灵已被牠迷惑,不少人重视金钱、财富而出卖自己的气节、灵魂、亲情。新年期间那些人到庙宇求福,向观音借库,这也是在信仰上迷惑众人,人反而厌烦纯正的道理!    对我们基督徒,牠不单要迷惑我们,引我们离开真道,更要在神面前控告我们,因我们犯错而攻击我们--这些情境在《约伯记第一章》及《撒迦利亚书 3:1-5》便清楚给我们看到,故此我们要小心免得提供太多的把柄让牠在神面前攻击我们控诉我们,使爱我们的神伤心难受。   魔鬼最大的权势是掌死权,人因犯罪而面对死亡,牠却掌握死的权力,人若不悔改归向主,离世后便归入魔鬼的权势中,成了死亡之子。   但主耶稣却粉碎了牠一切的权势,主降世为人,祂完全圣洁没有罪,为我们承担罪的刑罚,完成公义的神对罪的审判,祂从死里复活,突破了死亡的枷锁,而带给我们盼望,我们信的人不再惧怕死亡,"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那里?死啊!你的毒钩在那里?死的毒钩就是罪。感谢神,使我们藉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 15:55-57),"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著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 2:14-15),同样,因耶稣基督的死、我们的悔改、神的赦免,魔鬼的控诉也不能成立,"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 8:33-34)。   而胜过魔鬼的迷惑则很在乎我们对神的认识,对祂心意的了解,对祂的爱的体会,启示录中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胜过魔鬼的方法是:"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 (启 12:11)。因主的受死,为我们付上生命的代价,我们用信心接受,得著拯救,另外是‘自己所见证的道’,我们不单信,更是要好好为祂作见证,因为自己过去的经历,别人的见证,使我们得到激励,故此我们应常常透过见证彼此激励。   更重要是一颗"致死忠心的心",若一个人不怕死亡,便是一个勇者,"他们虽不致死,也不爱惜生命",不少先圣先贤用他们的生命、血谱写了教会光辉的历史,结果罗马政府原是逼害基督徒及后却成了其国教,他们的血是没有白流,而且神清楚告之"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 2:10下)   愿我们每人均了解神的救恩,不单接受更贵重之,我们不需要惧怕。 3. 痛饮黄龙   黄龙,府名,是昔日金国的首都--即今天吉林省农安县,《宋史‧岳飞 传》提到岳飞知道其军队得胜而大喜,向其下属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说岳全传》第七七回:‘痛饮黄龙雪旧耻,平吞鸭绿报新君’。我们可有这心态,我们不单不要被魔鬼所胜,更要战胜牠。"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 4:7),我们不单要抵挡牠的诱惑,不陷在其诡计中,更要积极作好见证,带领人归主,攻破其堡垒,一直捣黄龙。   愿我们会众均积极传福音,并乐于奉献予福音事工上! 4. 叶公好龙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提到‘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这表示叶公表面是爱好龙,但只是表面,当真的龙出现他则吓得要死,不是真正的爱龙。   这是否很多基督徒的写照呢?我相信我们每位信徒均会说自己爱神,甚至我们祷告中也诉说爱神,但我们想想若此刻我们的主再临,我们的心境会怎样?真的欢欢喜喜迎接祂,或是惧怕祂的再临--因我们仍未有好的准备呢!我们是否乐意‘到主跟前’与祂亲近呢!恐怕我们只是口中说爱,实非如此!"主说:因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赛 29:13),我们真的要反省。 5. 画龙点睛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 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圣经中一个人物与这成语极其相似--保罗。保罗热心爱神,对旧约圣经颇熟悉,但他不能接受耶稣是他们日夕盼望的弥赛亚,故此他常逼害基督徒,带兵追捕、杀害他们。司提反也是在他的带领下而被杀(徒 7:57-60)。但一次他带人追杀基督徒(徒 9:1-5),被主光照,及后他便信了主,而且成为伟大的使徒。大马色路上的经历正是‘画龙点睛’,使他恍然大悟,生命转变,但他昔日的热切追求,对神律法的学习,那份热切并没有白费,那一切均转化成为他的恩赐。因此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追求,昔日所学的会成为日后的帮助,而且我们更需用另一角度去看一些‘顽劣的人’,若他们能被‘画龙点睛’地转化,便成为更多人祝福,求神帮助我们能更热炽传福音!   再者,当我们亲近神,到主跟前,灵修时也未必即时完全明白,但我们不应放弃,因为或许一天神会透过一些事情"点亮"我们心中的眼睛,明白昔日所不明或所研读的经文或事,正如昔日主耶稣为门徒洗脚,彼得即时拒绝,主耶稣便讲了一句话:"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 13:6下-7),当日彼得不明主所作的,故他及后又要求主洗他全身(v.9),但日后他定会明白,实践于其事奉中,故此我们仍需‘从灵开始‧到主跟前’,不能因不明白而放弃灵修追求。正如过去一周同样有特别经历,上主日灵修的特别领受"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著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西 4:6),翌日则是"耶和华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我的头不要躲闪。正在他们行恶的时候,我仍要祈祷。" (诗 141:3, 5),两节均讲关于小心言语按奈脾气,但v.5却是不明"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头上的膏油;我的头不要躲闪。正在他们行恶的时候,我仍要祈祷。",怎料周二我一些经历却叫我深深体会神早两天便给我这宝贵的提醒,否则会有很不同的反应,故此灵修是很重要呢! 承蒙梁永善牧师允准转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