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出发至延伸 差会领袖谈差传事工五点要素 編輯室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上午11:53 神州华传国际总主任余俊铨牧师在最新《华传》期刊撰文归纳差传事工成长的五点要素,愿其为华人教会推动差传事工的宝贵借鉴,同心拓展神的国度。 出发点 余俊铨牧师首先从神的心意与使命分享差传事工的出发点。在他看来,"差传"是一种"去"的事奉与行动,一切源于神的心意和祂的使命,这正是圣经所启示的中心主题。 他还说,如果没有神救世的心意,就根本不会有圣经,更不会有教会。"所以,教会不必为宣教在圣经中找基础,因为宣教本身就是圣经的基础;宣教在教会中不是陪衬品,更不是可有可无!属神子民所需要做的,就是对圣经──神的心意与使命作切实的回应。" 余牧师还引述Christopher Wright的名言说:"与其说神为祂在世上的教会设立了使命,不如说是神为了祂在世界的使命设立了教会。使命不是为教会而造的;相反地,教会是为了使命而造的──这是神的使命。" 因此,他认为差传事工应以神的心意与使命作为出发点,即为了神的荣耀,使祂的名被传遍万邦,各国各族各民都懂得来敬拜祂,从而叫世人与祂和好,使祂重得因人的罪而被亏缺的荣耀。 起步点 差传事工定好正确方向后,接下来需可行的步骤,切实、具体的行动。余俊铨牧师表示,华人教会在宣教的起步普遍遭遇困难,需打破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摆脱一些实际和无形的障碍、捆锁等。 他拿调查资料指出,不少华人教会没有差传部(有差传系的华人神学院也寥寥可数);就算有此部门的设立,在职能和运作上也可能不太健全。因此华人教会有必要在起行和改进上跨出一步。 余牧师建议有志献身差传的信徒可从多读多读宣教士的生平和见证开始,从而激励和坚定心志。其次,平时多关心和搜集不同差会的资讯,以稍为了解普世宣教的现况,并开放心怀地领受从神而来的感动和负担。 再次就是祷告预备。还有更重要的是从实际体验开始,例如参加一些经过周详筹划的访宣,从而逐步印证神进一步的带领。 切入点 余俊铨牧师还建议有心推动差传的教会与信徒积极的与差会联系、合作,甚至申请加入差会。 他说,对大部份小型堂会而言,借助差会的帮助、经验入位往往是有利无害,且能发挥互惠互利的作用,也毋须等到教会有更强的实力才扩大差传的事工。韩国教会在这方面是华人教会学习的榜样,他们有许多中、小型的教会靠差会的力量差派不少宣教士。 汇聚点 众所周知,现代宣教的需要巨大,面对的挑战也多。在余俊铨牧师看来,这也说明宣教行动的机会同样很大且逼切,而且参与的方式甚多,需要不同的人才在不同范围的配合。 余牧师认为宣教前线的工场是一个很切身的学习地方,除了实地了解、适应环境,认识文化、语言之外,更加可以操练生命和考验心志。 而且透过来自不同地方、背景的同工,可以互相交流和激励,彼此藉队工的连系建立人际关系和互信,使事奉和事工得到更好的互补和协调。 延伸点 余俊铨牧师还介绍说,为了更有效地引进和培育宣教士,华传已在世界三个主要区域设立了以柬埔寨、乌干达和墨西哥为中心的"宣教区延展站",目的就是要把工场上的汇聚点变为延伸点。 对他来说,在差传事工建立的过程中,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过去,故在团队的服侍上更需要彼此提点和扶持。 余牧师希望透过一些资深宣教士的帮助,能更有效地达致师徒训练的目的,好让宣教士更合宜地度过适应期和尽快建立起信心,以便安排到不同工场去。 事实证明,最有效的宣教训练就是理论、实践与生命并重;凡有宣教心志者,可不妨先到工场体验,然后在明确的献身方向下接受神学知识、理论等装备。 "在课程之中或完成基本课程之后,继续到工场学习,且正式长期委身,这就是循环延伸宣教的最有利方法。"他说。 最后,余牧师总结说,信心正是信仰、成圣路上无数延续的点,引导大家在不同时刻、阶段中的每一"点",向著标竿直跑。 他还说,整个宣教的循环有一定的进路,但也可从不同的"点"开始,因为点点之间都互有关连和相通。 他还勉励宣教士靠著主恩,为神国度的扩张继续点点相连,也在使命的实践上得以代代相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