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社關團體合辦「從政改綠皮書說起」研討會

基督教社關團體合辦「從政改綠皮書說起」研討會
「爭取民主.活出信仰──從政改綠皮書說起」研討會昨晚舉行,左起為:李鼎新牧師、陳滿鴻神父、張超雄議員、吳國明、以及戴耀廷。(圖:基督日報)
基督教社關團體合辦「從政改綠皮書說起」研討會
陳日君樞機祝福。(圖:基督日報)
由多個基督宗教機構聯合舉辦的「爭取民主•活出信仰──從政改綠皮書說起」研討會,昨晚於九龍佑寧堂舉行。講員包括港大法律學院副院長戴耀廷教授、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主席吳國明、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教會顧問陳滿鴻神父以及基督教協進會義務總幹事李鼎新牧師,講題從剖析政制綠皮書,討論綠皮書透視達至普選路程,延伸從信仰角度講述民主、民主人格,以及教會和民主發展,最後由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祝福。

《政制發展綠皮書》就本港雙普選羅列出不同方案,並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公眾諮詢,期望能匯集主流意見,成為日後立法會通過,並獲中央信任的可行方案。研討會合辦機構表示,政改綠皮書對香港民主發展影響深遠,作爲信徒該如何回應?教會在香港民主發展的歷程有什麽角色?信徒們除了聽政黨、報章的分析之外,又有什麽主流觀點以外的分析角度?為回應這些問題,機構舉辦該研討會,並讓信徒對香港民主發展有更全面的思考。

戴耀庭教授剖析政治綠皮書,歸納出綠皮書就雙普選羅列的幾個方案,其中有不能夠達到雙普選的可能性。他提出此非達至全面普選的方案是過渡性還是終極性的問題。若是過渡還能去到普選,但過渡時間多長亦是關鍵;若是終極方案則違反國際人權的標準。若此情況真的發生,一旦進入法律,要求司法復核的時候,則涉及香港的政治現實環境——香港的法律不能解釋,進而轉交「人大」,人大常委的解釋,可能對於香港法律的權威造成的破壞更大。他總結,看綠皮書中各個方案的時候,需要考慮策略的問題。他認爲原則上要儘快實行全面普選,但在政治現實上,如何令香港儘快實現全面普選,則需要政治智慧。

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主席吳國明對綠皮書多次提醒「香港特區主權體制不能自行決定其政治體系」不滿意,他表示普選是香港人的共同目標,但綠皮書所寫搞得非常複雜:基本法寫有兩個原則「循序漸進、實際情況」,綠皮書增加了兩個原則,要兼顧所有階層的利益,穩定香港資本主義的成功的基礎,又要保證「絕對安全係數」發生——包括是要中央祝福的,但是2012是否中央祝福的呢?他認爲在中央因素的限制之下提出的選擇令人眼花繚亂,他的看法是「除非不要雙普選,要不爲何那麽複雜?」他又以全面普選比喻為跑100秒,原本是很簡單的一個目標,但現實卻加上十項全能、體操等項目,這又怎麽能夠跑到100米呢——他擔心香港最後還是不能夠實行雙普選的擔心。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議員發言表示大部分市民對實現普選失去信心,並將其原因歸咎為大家都知道「阿爺不許」。他分析說,民主是一個普世價值,普選又是普世在實踐民主的工具,基本法也寫明要達至普選,此為國際形勢;再看香港政制改革的程序,2/3立法會議員支持通過,之後是行政長官通過,之後交上中央拍板,立法會跟隨民意,若果民意如此,最後中央則很難否決。他認爲過去香港市民強烈爭取普選,現綠皮書中提出四個不同時間達至全面普選的方案,市民卻熱衷不選擇,是因爲觀念已經改變,這觀念就是因爲領導人明示暗示表達的「阿爺不許」,他認爲此改變了港人對普選的期望。他又指出,普選以外的體制改革還有很多,普選不是萬能,但是沒有了普選萬萬不能,因爲沒有權力的制衡,社會將走入腐化。

研討會由基督徒關懷香港學會、基督徒學生運動、婦女基督徒協會、基督徒學會、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中華基督教會深愛堂社關團契、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基督教協進會社會公義與民生關注委員會及基督徒民主連線合辦。聚會吸引50多名信徒,因陳日君樞機的到場,吸引了多間傳媒出席採訪。

基督宗教代表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教會顧問陳滿鴻神父講述「民主與民主人格」,指出民主制度中有人的因素,民主人格包括什麽,不能選相反民主的人;之後基督教協進會義務總幹事李鼎新牧師分享「教會與民主發展」,從舊約聖經講述基督教的政治觀。請留意明日的報道。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