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恕

子贡曾问孔子:「有一言 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实行的呢?)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是一种理论上很易明白,但经验上却非常难做到的修养。 通常的要求,是来自一种深沉被伤害的心灵,尤其当一些单纯而有诚意的人,对朋友有信任而又肝胆相照,却突然发觉被信赖的人所出卖和陷害时,那是很深的痛苦,且会慢慢变 成怨愤。怨愤是心中的毒恨,能折磨正直人的心,消灭人对善意和理想的坚持,变得怨天尤人。怨愤侵噬人的灵魂,使人永不能正心诚意,「心有所愤懑则不得其正」,若要重新 站起来,就须摆脱心中的怨恨,这时,就只有通过寛恕的方法,才可使心得释放。 如何能恕呢?那要先从自己反省开始。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不希望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以同样的手法,加于他人身上。恕始于对自己所受之伤害的反省,进 而不将所受的痛苦回报伤害自己的人。因若如此,就与害人者没有分别了。 当一群人捉著一淫妇见耶稣,要用石头打死淫妇,不料耶稣却没有审判这淫妇,反叫每一个责骂人者自我反省,谁完全没有罪过的,可先去打死这女人。原来我们指摘人的罪很易 ,但扪心自问,比那些人善良多少?可见自己也常有罪过,则也可寛恕他人做过的错了。 马丁路德.金为黑人争取人权,坚持和平博爱,原谅和爱那些歧视黑人的白人。他指出不是种族主义者所做的事可原谅,他仍爱这些仇敌,是因为他知道上帝爱他们。只有这种无 比的爱,才使黑人人权运动减除了暴力,并以寛恕来和平地改造了白人。 寛恕得罪自己的人,爱那陷害自己的仇敌,可使人从怨毒中彻底释放,化而为感动人的力量。 承蒙梁燕城博士授权转载,摘自《心灵有约》一书。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