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渭文牧師:鬼也忍不住

伍渭文牧師:鬼也忍不住
伍渭文牧師
馬丁路德1537年一篇約翰福音的講章中,提及教父的軼聞,說明道成為肉身何等敬虔,何等奧秘。古教會崇拜認信,詠唱(chanting)尼西亞信經到「他道成肉身」(Et homo factus est)時,會眾都同時曲膝下跪,但有一個人卻若無其事站在那裡,也不脫帽,以示崇敬,木若柱子。魔鬼實在看不過眼,趨前重重擊打他一下,頓時金星直冒。魔鬼詛咒他說:「願地獄吞噬你,你這蠢驢。若上主成為我們一樣的天使(魔鬼乃墮落的天使),會眾歌頌『上主成為天使』,我不單下跪,且要五體投地!是的,我會匍匐爬行十肘。你這可惡的人……你聽到上主沒有成為天使,卻成為人,跟你一樣,還像木杉和石柱呆呆站著。」路德說,聖教父這故事真好假好,確能活靈活現教導年輕人,明白道成肉身的敬虔奧秘。

崇拜至重要是聖道的正確宣講,和聖禮的正確施行;聽得見的道和看得見的道也可以藉禮儀表達出來。禮儀是外在的,各地不盡相同。但為了愛心,我們不可隨意廢止行之有效,切合聖經教導,助人學習虔敬的禮儀,像以上教父軼聞。崇拜中詠唱信經沒有問題,到認信「他道成肉身」曲膝也沒有問題。若能幫助操練虔敬,毋須強行廢去。

1521年沃斯堡議會(Diet of Worms),路德不肯收回被視為異端的言論和書籍,查理五世判路德為異端份子,神聖羅馬帝國之內,人人得以誅之。會議結束後路德受諸侯保護,專心在瓦特堡(Wartburg)翻譯聖經。路德不在威丁堡期間,同工安德烈亞斯。卡爾斯塔德(Andrea Karlstadt)進行激進的禮儀革新。崇拜不穿禮袍,風琴被毀,彩色玻璃圖像被打碎,造成信徒心裡不安,社會不穩。路德趕回威丁堡一連講了八篇道(1522)平定事件,指出「圖像在心中,不在眼裡。」革新要顧及他人的良心,愛心為尚。教堂內的圖像,就是不太懂字的農民的教材,用來學習聖經。

路德研究教導舊約,比新約聖經多十倍時間,若在現今神學院,應屬舊約教授。他在威丁堡大學最先開的科目是《詩篇講論》(Dictata super Psalterium,1513-1515);而人生最後十年,專注講解創世記。五十五卷美國版最初的三十卷都是路德釋經作品,重頭戲一至八卷是《創世記講義》(Lectures on Genesis),主編是雅羅斯拉夫。帕利坎(Jerosalv Pelican),他也是五十五卷美國版的聯合總主編;最好的酒都放在筵席前面了。

大家印像中帕利坎是教會歷史泰斗,其實他研究路德的釋經用功很深,1959年三十卷釋經作品出版後,他寫了《路德這位解經家》(Luther the Expositor)專論。

路德多年研究並教導舊約,了解到人的敬拜需要外在的禮儀,用以教導和培育我們。但同時人有傾向把禮儀、聖器變成不可冒犯的偶像。路德約翰福音講章第三章,指出希西家廢去丘壇,毀壞柱像,打碎摩西所造的銅蛇。(王下十八4) 銅蛇已失去透明(transparency)了,人不再透過銅蛇看到真理,人定睛看著銅蛇,銅蛇成為了偶像。(參Luther’s Works, American Edition, 22: 346, 347)。偶像(idol)與圖像(icon)有何分別?就是後者透過物器或儀禮,使人看見上主,前者祇停留在本身,使人崇敬甚至膜拜,沒有屬靈的透視。 (圖片Lesly Chan。聖路易市協同神學院路德塔/鐘樓,是一位在美國認識的越南船民的兒子,在神學院實地拍攝寄給我,他剛實習回來,要完成道學碩士最後的第四年。)

當年今日21 _09_13 重發25_09_13

註:伍渭文牧師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座副教授,前崇基學院校牧(2000-2013)。

(文章來源:承蒙允許轉載自作者臉書。版權屬作者擁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