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毒海狼人到得人漁夫 陳子明牧師傳奇人生

從毒海狼人到得人漁夫 陳子明牧師傳奇人生
陳子明牧師。(圖:CBNHK YouTube截圖)
從毒海狼人到得人漁夫 陳子明牧師傳奇人生
長女施恩派食物給長者,延續父親服侍心志。(圖:CBNHK YouTube截圖)
從毒海狼人到得人漁夫 陳子明牧師傳奇人生
陳子明牧師帶領家人祈禱及讀經。(圖:CBNHK YouTube截圖)
陳子明牧師生長於基督教家庭,父親是陳和欽牧師,母親是傳道人。作為信二代,他曾反叛離教,誤入歧途,更迷失毒海,幸尋得耶穌生命翻轉。他形容自己曾經是「一隻狼」,今日矢志成為得人的漁夫。

離棄信仰染毒癮 自殺奇妙獲救

生長於牧師家庭,陳子明從小對父親處事方式充滿不解。當弟弟遭受欺負時,父親選擇沉默;而他為弟弟出頭,反而遭到責備。「父親對人處處忍讓,經常幫助窮人,別人借錢他也給,」陳子明回憶道,「那時我覺得爸爸是個弱者。」看著父母靠著微薄的收入養育七口之家,過著貧困生活時常埋怨父親:「為什麼要當個窮牧師?」 自幼在教會長大,陳子明坦言並不喜歡教會生活。「周日別人享受家庭樂,我卻要在教會從早到晚參加崇拜、查經、祈禱會。」雖然信主,但他承認:「信仰對我來說,只是不開心時的『臨急抱主腳』,始終以自我為中心。」 少年時期居住於大窩口徙置區的陳子明,小學未畢業便離家出走結交損友,在社區打架尋仇,「我其實非常膽小,打傷人怕坐監,被人打傷又怕痛」但怕被取笑而加入黑社會,過著日怕警捉、夜怕仇殺的日子,心裡沒有平安,就用毒品麻醉心裡的空虛。 陳子明十七、八歲時在砵蘭街做扯皮條(馬伕)。母親被他氣得患了癌症,每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治療後都來砵蘭街找他,他總是躲開不想讓她看見。母親就大聲祈禱:「主啊!救我的兒子。」又哭著說:「子明,跟我回家,我生你時不是這樣。」他躲在樓梯間聽見,自己也哭了。

他走投無路之下精神崩潰,在家中服藥割脈自殺,幸而教會神學生到戶拍門傳福音時從虛掩的門縫中發現他,及時搶救。他很記得那天是1989年6月22日,沒料到自我了結的一天反成了扭轉生命的轉機。

戒毒後雙面生活上帝管教 在神學生的關心下,他被轉介到香港基督教晨曦會戒毒。當時負責人陳保羅牧師的一句話,成為他三十年戒毒宣教的呼召:「耶穌要的是你的生命,你改好之後再去幫助吸毒的朋友。因為有很多人吸毒後男的做賊,女的做妓女。你要做一個知恩、感恩、報恩的人!」

他在晨曦會接受訓練,與大家一同吃飯、耕田。在戒毒所期間,他禱告:「上帝啊!若祢救我脫離毒癮,我願意將我的生命與別人分享。」辛苦下最終成功戒除毒癮,真心歸主,1989年陳保羅牧師為他施洗。

在成功戒毒後,陳子明一面經營印刷廠,一面勸人戒毒,然而私下卻瞞著教會跟女友同居。他形容自己:「返教會是一隻羊,離開教會仍然是一隻狼。」

1999年,他跟隨國際晨曦會創辦人劉民和牧師關心吸毒者和愛滋病人時,重拾呼召。但當時他仍與女友過著同居生活。他不想繼續過雙面人生,於是禱告希望能跟女友結婚,女友卻另結新歡。陳子明回到教會公開認罪,這次事件令他徹悟:「原來神使用一個人之前,必先『對付』那個人,就像警察須經過訓練才能捉賊,神也在訓練、對付我。」

國內助戒毒 無私付出不怕吃虧

年過三十,陳子明生命徹底轉變,全心投入服侍。自2003年起,他進入內地開展戒毒工作,成立福音戒毒機構「國際晨曦會漁夫生命輔導中心」,與當地教會合作設立兩個農場及一間中途之家,協助許多內地青年戒毒。

曾有一位女孩毒癮發作,他連夜從香港趕往內地幫忙。該女孩後來成功戒毒,更攻讀神學,如今回到社區幫助其他姊妹。另有每當有吸毒者和愛滋病人離世,他更會免費為他們的孩子提供食宿及教育。陳子明強調:「愛滋病不可怕,真正絕望的是不被接納、不認識上帝。當我們傳遞耶穌的愛,他們才有盼望。」

十多年來的服侍,不怕吃虧,陳子明最終獲得中國政府肯定,更獲頒「愛心大使」榮譽。

曾經是一隻『狼』,如今立志成為得人漁夫

疫情期間,陳子明回到香港,在荃灣工廠區成立「香港漁夫生命輔導中心」,藉食物銀行服務貧困社區,為長者與獨居人士預備餐食,獲本地信徒支持響應,亦吸引不少義工喜樂地投身其中。中心也開放成為基層學童課後學習空間。陳子明強調:「信仰不應限於星期日祈禱、讀經、唱詩歌,信仰要落地,煮飯派飯,探訪劏房街坊,建立關係,以此傳揚福音。」

陳子明牧師亦受邀到教會和聚會上分享見證。他形容自己:「曾經是一隻『狼』,如今立志成為得人如魚的『漁夫』。」

上帝祝福婚姻 三孩願隨父事奉

上帝也祝福他的婚姻和家庭。太太是他一位受助的妹妹,形容他:「外表粗獷,卻內心美麗。」樂意與他交往,兩年後雙雙步入教堂,他感動說:「做夢也沒想到,能娶到這樣好的妻子。」婚禮當天超過三千人前來祝福。

婚後三個月,妻子懷孕,他一面歡喜非常,另一面卻擔心毒品為孩子留下影響。陳帆醫生受他事工所感動,主動為他的太太檢查,更義務為他接了三名孩子。

夫婦二人為孩子取名施恩、銘恩、宏恩,希望他們緊隨信仰,延續服侍心志。如今三名孩子已十多歲,都對父親感自豪。長女施恩說:「爸爸未信耶穌之前跟人拍拖亂發生關係,他很擔心我們這樣,所以教我們保護自己,聽耶穌的話。欣賞他十多年來仍然熱情地做這工作,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他沒有放棄」。

二女兒銘恩參與中心工作,在協助派飯時學會知足。兒子宏恩跟隨父親至監獄傳福音,他說:「若耶穌希望我繼續爸爸的工作,我會為他事奉上帝。」

陳子明說:「我希望子女明白今天的異象和使命是受到我父親的影響,我也希望能將這份信仰遺產留給他們。」

陳子明每天都與妻子和同工一起祈禱,服侍有需要的人,幫助別人福音戒毒,並感謝上帝的恩典,繼續努力用餘下的生命回應上帝的愛。

晨曦會漁夫生命輔導中心是福音戒毒機構,幫助吸毒的青年人,當中主要有預防工作,分享正確的價值觀;二是為已誤入歧途的青年提供地方,給他們教導聖經,幫助他們認識自己;三是提供職業訓練幫助青年重投社會;四是訓練受呼召者成為福音戒毒傳道人。

1 1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