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事工 > 組織團體
聖經探索博物館揭幕:圖坦卡門古墓百周年另展300文物
2022年12月19日11時29分 上午 Posted.
 | » 蔡春曦牧師導賞/埃及歷史展館及「圖坦卡門的金面罩」。(圖:以斯拉培訓網絡YouTube擷圖) |  | » 蔡春曦牧師導賞/埃及歷史展館及「圖坦卡門的金面罩」。(圖:以斯拉培訓網絡YouTube擷圖) | 以斯拉培訓網絡全新事工,「聖經探索博物館」於11月26日揭幕,亦是圖坦卡門古墓被發現100周年之日。以斯拉培訓網絡總幹事蔡春曦牧師介紹博物館有四特色:以主題為重、以聖經為本、以對象為主、以對象為主,並且實體與虛擬共存,將300件展品帶進元宇宙空間。 聖經探索博物館進入元宇宙 以斯拉培訓網絡總幹事、博物館事工策劃人蔡春曦牧師在揭幕禮感恩,整個策劃過程上帝告知與他同在,同工和弟兄姊妹也與他一起;並指經探索博物館跟其他博物館的分別有四:以主題為重、以聖經為本、以對象為主、以對象為主。 「以主題為重」:共39個主題,蔡春曦指如果每次展出兩個主題,每四個月換一次需要十年才完成,所以博物館分別有大小主題。首個主題是埃及為主,再分別小主題包括耶路撒冷文字的演變、怎樣寫成聖經、考古怎樣進行,作為日後其他考古展覽給弟兄姊妹一個基礎。另外的主題是萬民聖經,有多種不同的翻譯本聖經和少數民族的圖片。
「以聖經為本」:其他博物館如埃及、以色列的博物館,著重講述文明發展,由遠古至近代;聖經探索博物館是認識歷史,如何跟聖經接軌,參觀者來到博物館不但學習歷史及考古,也認識聖經是無誤真實的。
「以對象為主」:展覽內容針對三類群體。第一類是信徒,提供很多資料讓信徒藉著參觀及了解認識聖經;第二類是非信徒,藉著所有資料讓他們了解聖經可信性,基督教很寶貴;第三類是聖經教師,包括主日學、神學院老師。
「以時代為要」:隨著世界科技進步,聖經探索博物館進入元宇宙,在未來的日子大家可以進入元宇宙博物館參觀,包括以色列一些地方,也會用元宇宙形式展現出來。
蔡春曦導賞:「圖坦卡門的金面罩」百周年紀念
蔡春曦現場介紹兩幅畫為是次展覽的導論,一幅考古圖,遊人到埃及參觀的兩個巨像叫做萬農神像,考古學後來發現並不是,原來它只是一個神廟,還有另外四個石像在後面,後來挖掘出來,所以埃及歷史有很多事物有待發展。
其中一幅展品叫做《尼羅河畔》,是一幅沿著尼羅河考古遺跡的地圖,其中一個地方叫阿拜多斯(Abydos),裡面有一個法老的列王表,記錄了眾多法老王的名字,地圖附有中英對照。
聖經探索博物館亦設有六個小展館,展述埃及與歷史,其中一件珍貴文物是「圖坦卡門的金面罩」,蔡春曦指今年是發掘出寶藏100周年紀念,在其墳墓裡有很多文物,包括匕首、手環等。
另一間房間展出攝影家林十里,他到世界各地攝影搜羅不同地方的聖經,拍了很多照片,並將所有的聖經全部送到聖經探索博物館。
「聖經探索博物館」(Museum of Bible Explorations)由蔡春曦牧師與以斯拉培訓網絡同工們創建,以實地和網上方式讓全球信徒參觀,成為教導聖經背景的寶貴資源。
該博物館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列治文,展覽包括:圖坦卡門金面罩及寶藏精選、娜芙蒂蒂半身像、羅塞塔石碑、死海古卷、米底巴聖城馬寶克、大祭司的袍子的金鈴鐺、西羅亞隧道銘文、聖殿日晷、窮寡婦的兩個小錢、小數民族照片及為種聖經譯本、第二聖殿耶路撒冷模型、蓋印指環、法老王石像,和埃及蒲紙等,合共300件展品。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