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諧秘訣:締造家庭「優質時光」智慧化解衝突

「第十屆家庭學術研究暨論壇」親職教養研究報告嘉賓回應

家庭和諧秘訣:締造家庭「優質時光」智慧化解衝突
(左起)大會主持溫南聲先生、李樹甘博士、鍾凌慧女士、陳錦鴻先生、竺永洪先生。(圖:基督日報)
維護家庭基金、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香港明愛家庭服務於6月23日合辦「第十屆家庭學術研究暨論壇」,會上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博士發佈親職教養研究,結果發現家庭融洽在親子關係中具有關鍵作用——家庭融洽度越高,子女心理質素越強。 就著親職教養、家庭融洽等課題,會上邀了多名家庭工作的前線人員作回應,分享如何化解家庭衝突、建立家庭關係等秘訣。 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竺永洪:締造家庭「優質時光」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助理總幹事竺永洪提出建立融洽家庭三個要素。首要是締造家庭優質時光,例如丈夫在女兒面前與太太表現親密,在家裡營造開心的氣氛。其次,發生衝突時要尋找有效方法處理,例如尋求社工協助。竺永洪說:「每個家庭總會發生衝突,問題是怎樣在嘈吵的環境中用更理想的方法處理,令到家人好好地去溝通。」 第三個因素是教養子女的模式。父母與子女傾談給予意見時要有智慧選擇合適的時間。竺永洪分享經驗說:「早上帶女兒返學時,不會向她長篇大論講道理,因為她都未睡醒。反而在吃早餐是很好的機會,大家閒話家常。」他認為親職教養在於在尋找適當的時間給予適當的引導,「時間長短並不重要,父母至少能了解子女生活遇上的難處,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 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鍾凌慧:父母是子女品格的模範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鍾凌慧從過往服務家庭的經驗發覺,健全家庭環境對子女成長具有決定性影響。「我們進行家庭服務時,如果只是集中處理孩子的問題而忽略本身的家庭,這是不足夠的。因為家庭每一位成員的身心健康皆相互影響,孩子如能在健全家庭氛圍中,才能自然獲得信心和能力積極面對生活的挑戰。」 除了家庭的氛圍,家庭教育對於培育子女身心成長亦起關鍵作用。鍾凌慧認為父母是子女的模範,透過身教潛移默化地承傳優良的品格與價值觀。有見及此,明愛近年推行品格培育計劃,協助家長和老師從幼兒、兒童至青少年不同成長階段,培養他們的品格,發展出堅毅、仁慈、自律等特質,增強孩子提升生活抗逆力。同時透過公平、感恩等品格,幫助他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 陳錦鴻:借中國傳統價值觀培孩子 影視藝人陳錦鴻分享建立和諧家庭的秘訣。他指出,家庭每一個成員包括丈夫、妻子、子女,每一個人的標準與期待都不相同,而且隨著時間改變,要維繫關係並不容易。秘訣是保持耐心用時間感受自己和家人的改變,還要包容和接受對方。 其次,父母在家庭需要擔當基本的責任,特別是父親的角色。陳錦鴻解釋:「你想孩子好,先要父母好;要父母好就要夫妻關係好,這就先要丈夫好,做一個好爸爸。」他分享父親早逝,母代父職用《朱子治家格言》向子女灌輸中國傳統的價值觀,例如「黎明即起」提醒他們過著規律的生活、「灑掃庭除」培育責任心、「做人要有骨氣」等處世態度,令他五個兄姊妹婚姻上受用不盡,他和太太亦將這些經典教育自己的孩子。 相關報導: 「家庭學術論壇」發佈親職教養研究:父母情緒對家庭影響大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