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牧關新思維 羅杰才牧師稱為「新世代的福音事工」

基督徒是被神分別出來,活出基督耶穌的生命,將福音傳遍地極,並將關愛傳播到世界的子民。而近代的城巿宣教學者亦不斷呼籲教會走出四堵圍牆,不單只服侍教會內的會友,更重要的是進入社區和人群中,以行動活出福音的真實。 近日院牧事工聯會總幹事羅杰才牧師提出院牧為「新世代的福音事工」的理念,將院牧從純粹關懷病人的工作擴濶至福音事工的一種,並且認為甚值得教會參與。 提出數個理由說明院牧服務的價值。其中他提到醫療保健被商人視為無限的商機,而教會若忽視了關懷醫院與病人的需要同樣是失落了機會。因此院牧服務回應了社會對人口老化及對健康的需求。 他又認為如今社會強調功能和利益,忽視生命的價值。而院牧服務則將此扭曲的人價值觀矯正,對病人和臨終者表達關愛。他認為這是基督徒生命價值觀的行動性表達。 更甚者,他表示不少人覺得基督教「講多於做」,關心教會內部事務多於關心人。若然教會走進醫院服侍,相信會扭轉社會大眾對教會的觀感。 私立醫院院牧事工委員會主席薛穎雄和應羅牧師的看法。他更進一步認為院牧事工值得教會參與。他在《院牧事工與教會協作》一文中寫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當人患病住院時是人生很脆弱的時刻,身體受疾病折磨,心靈需要別人關懷、安慰。醫院的禾場那麼大,單靠全時間院牧的服事肯定是不足夠的;因此,教會參與院牧事工,乃對院牧工作的鼓勵和支持。」正和應了羅牧師認為關懷病人是教會的機會的見解。 對教會來說,院牧事工亦是最佳的天國門徒實習課程之一。羅杰才牧師說:「不少人都會把福音簡化為「救恩」,信主簡化為「決志」,得救簡化為「靈魂上天堂」,生命成長簡化為「屬靈知識增加」。然而,真正的福音,真正的信仰,肯定不是這個模樣。」透過參與病人關懷的事工,信徒能接觸到生命觀、福音觀、救贖觀等更全人的生命觀,並且能透過愛的行動實質地將福音展示出來。而薜穎雄亦表示教會可以藉著教導讓信徒明白整全的福音除了「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外,更要「活出基督的樣式,身體力行作善工」,以此激勵信徒參與院牧工作。 薜穎雄提到教會參與院牧有不同層面的方式,除了直接參與各地區的院牧事工的委員會外,在教會裡亦能迎接及牧養在住院期間信主的病人,亦能組織探訪隊長期上門關心出院後因體弱而不能返教會的病人。除了關懷探訪外,教會亦可邀請院牧主領院牧主日或其他教會聚會,讓信徒更多認識院牧的工作,並挑起參與心志。 相關新聞 如何與遇害者家人同行﹖東區醫院院牧羅文浩分享經驗 「全港醫院牧關日」今日舉行 牧者信徒積極參與院牧事工成立關愛病患基金會 尋覓200萬顆愛心 香港院牧事工踏入銀禧 回顧歷史廿五載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