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而有力的领导能力

本文摘自"破茧而出"第四章

教会成长需要强而有力的领袖 领袖的重要 "一个人的成就,常与他的领导力成正比"、"一个团体的发展,与他们的领导者的领导力成正比",这是约翰.麦斯威尔所说的"锅辅z论"。 领袖如何,群体就将如何 一头狮子可以让一群羊,变成一群狮子;同样一头羊,可以让一群狮子变成一群羊。面对歌利亚的时候,当扫罗发抖,全军又没有一个勇士,但是当少年大卫勇敢的打败了歌利亚 的时候,全军就成了勇士!! 多年前,在一次主日祟拜之后,我在办公室内,听到诗班在会堂内练习唱诗歌,当日他们唱得比往日强太多了,我非常好奇的进去看了一下,发现来了一位客座指挥,是一位大师 级的合唱指挥,难怪我们的诗班立刻不一样了。 当克来斯勒汽车公司在1980年代,快要经营不下去的时候,他们请来了一位经营高手艾科卡先生担任他们的执行长,不出几年,整个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我们教会为了帮助一些更生人,而设立了庇护工厂,生产一直不顺,业务起不来,整个工厂在生存的边缘挣扎,后来我更换了经理人,在两个月之内,业务量即增加了一倍。 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在历史中,我们说有"明君"、有"昏君"。"明君"当道,则是太平盛世,开万世太平。反之,"昏君"当道,则民不聊生。 今天这个世代最需要的就是一些真正的领袖,他们可以带领百姓到一个充满盼望的未来,许给人民一个可以努力奋斗的远景。国家如此,社会如此,教会不也是如此? 我们强调一个传道人,要忠心的事奉,如牛一样的殷勤工作,但是却忽略了他是教会的领袖。我们不将领袖应有的权柄给他,不将领袖应有的尊荣给他,我们故意贬抑他,嘲弄他 ,将他踩在脚底下,将他当作仆人来使唤,我们要他作带头的人,但是我们又不听他的带领,让他左支右绌,我们说他是领袖,却又要他尊重我们如同他的主人,如同他的衣食父 母,不可得罪。 我们忽略了圣经中,所有复兴都是与有好的"属灵领袖"有关。 如果摩西不是以色列人的领袖,他一定没有办法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如果大卫王不是领袖,他一定没有办法带领以色列人打败非利士人,亚扪人,摩押人。 尼西米如果不能分工,不能让耶路撒冷的居民一起领受异象,一起投入建造城墙的工作,圣经中就不会有"尼西米记"。 耶稣当日说"来跟从我",有很多人跟从了祂,因为祂是一个领袖。时至今日,祂没有应许祂的儿女获得高官厚禄,而是十字架的苦难,是舍己舍命的要求,但是仍有许多人前仆 后继的跟随祂,因为祂是一个了不起的领袖。 领袖形成的经过 领袖不是一天形成的,他是经历了一段努力、学习与奋斗的过程。总括来说,大概需要经过"接纳、信任、尊敬、跟随、及委身"这五个阶段。 例如:当摩西出现在以色列人中间的时候,他们不认识他、不接纳他,更不会以他视为他们的领袖,反而充满了排斥及挑战,直到他在他们中间,行了十个神迹,才建立了领袖的 权柄,但是这个权柄,仍然不断的被挑战。 当他们面对红海的时候,群众对他的信心动摇了,经过了红海这一关,他的权柄增加了;但是他又面对姐姐及亚伦的挑战,又有可拉党的背叛,百姓为了吃喝,各样难处而有的各 种挑战、各样的怨言后,最后他在以色列人中建立了不可取代的领袖地位及权柄。 当摩西的继任者约书亚接手这个领导权时,他的恐惧战兢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要面对一个强而有力,不可取代的摩西老前辈,所以约书亚记第一章中上帝接连三次的说"刚强壮 胆",许多人一定心存疑惑:"约书亚行吗?" 当约书亚进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以色列人过约但河。这件事情,当然提醒了以色列百姓当日他们的祖先跟随摩西过红海的故事。上帝藉著这个神迹让约书亚建立了在以色列 人中的领袖权柄与地位。大卫刚出现在以色列人面前的时候,只是一个少年大卫,当他打败了歌利亚,才开始露出头角。接著打了许多的胜仗,又藉著对扫罗家的宽厚与仁慈,在 在的显出他领袖的尊荣与肚量,最后更赢得了全以色列人的尊敬及国王的权柄。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属灵的权柄不是"天赋",不会因为我们是教会的牧者,所以就自然拥有属灵的权柄。 它是需要努力,日积月累慢慢累积起来的。 1. 领袖必须是一个"一呼百诺"有号召力的人 耶稣看见彼得及约翰等门徒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声"来跟从我",他们就放下了一切来跟从耶稣。很显然地祂具有强烈的领袖的影响力。领袖必须是一个为人所尊重及信任的人, 群众才会跟从他。 尊重与信任,建立在四件事情上:一是光明的人格及品德、二是认真的属灵追求、三是服事及工作的能力、四是对人的关怀与爱心。 (1) 光明的人格及品德 一个传道人的品德出了问题,就如同一个皮球被针扎破了,再也拍不起来。因为他立刻失去了上帝的同在,神的恩膏立刻离他而去。如果他仍不悔改,就会如参孙一样,恩赐仍在 ,但是恩膏不再,最后被上帝完全的废去。 同时也没有人会尊重一位没有品德的人,也没有人愿意,信任及跟随一位人格有问题的人,特别是属灵的领袖。前几年美国的史华格、金贝克两位非常有名的电视布道家,其故事 就是我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传道人要非常留意"金钱、异性、诚实"这三件事情,财物的"干净"非常的重要,不可以有一点让人起疑的地方,每样财物的支出都需要有凭有据。 男女的问题,更是重要。不要以为自己站立得住,要知道这个世上,只有一个约瑟,连大卫王都站立不住。所以要将自己当作是一定会犯错的人看待,远离各样可能让自己犯错的 机会,远离各样会引来犯罪的事情。 诚实对世人来说是一件小事,但是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地大的事,圣经说:"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份就在烧著硫磺的火湖里。" 一次美国电视台举办的小学生拼字比赛,到决赛的时候,只剩两个小孩进入决赛,奖金高达十万元美金,最后,评审问其中一位小女孩,最后一个字母,她说的是"m"还是"n" ?那女孩说:『我拼错了,我说的是"n"。』然后轻轻的回到她的位子。第二天所有的报纸,所报导的都是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没有人知道第一名的孩子是谁?这个孩子虽失去了 十万元美金,但是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我们做牧者的,更是要重视这件事,宁可失去看得见的利益,也不可失去看不见的恩典。 金钱、女色及权势是让所有领袖跌倒的事情,对传道人也不例外,特别是属灵的领袖,最讲究的就是品格的完全。如果男女问题有了一点的破绽,金钱上有一点的问题,或是在领 导权上用了一些的权术,都会使别人对他失望,而失去他的领导与号召能力。 品德是我们生命的基石,建造房屋必须先造根基,建造一个人的一生扑~,必须先建造他的品德,品德不可靠,上面的建筑再美丽,绝对经不起风吹日晒雨淋的。 (2) 认真的属灵追求 不断的追求圣经的熟悉、读经及解经的亮光。圣经是一本最奇特的书,祂对每个世代、每个不同的人说话。我们今天读的,与明日读的都会有新的启示与得著。 传道人要比其他任何的人都熟悉,而且每天都有新的领受,因为每天的吗哪都是新的,我们不可吃昨天的吗哪。属灵的生命也要不断的更新,上帝是做新事的神,引领我们走新路 的神。所以每天要省察,每天与上帝有密切的交通,都是我们要不断追求更新的。 会众尊重在属灵的生命中认真的人。 (3) 服事及工作的能力 约翰.麦斯威尔在《天生领导 – 领袖21特质》中有以下的描述: "干练是超越言语层次的,它是领导者沟通、计划,并付诸行动的一种能力,让人们确信你足堪领导,而甘愿追随你。" 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失败的人,人都喜欢跟随在成左怐漕倥铟F人喜欢与英雄为伍,而不愿意与一个失败者、看不见明天的人在一起。所以领导者,必须在事奉的能力及结果上有突 破,取得跟随者的信心。 摩西因为行了许多的神迹,所以才得著以色列人的信任及跟随;约书亚因为让以色列人过了约但河,所以赢得了领袖的地位;因为耶稣事奉的能力,有许多的神迹随著祂,祂讲道 大有能力,所以当祂一呼召的时候,就有许多人跟从了祂。 所以传道人一定要显出他事奉的能力与工作的绩效,才能让人安心的跟随他。要努力学习讲道,努力经历圣灵的工作,迫切的祷告求神显出同在的凭据。 (4) 对人的关怀与爱心 人会因为我们对他的爱,而愿意与我们一起打拼。这是为什么一些政治人物一直要接近民众,常常抱抱小孩,看看老人,不论真心或假意,他们知道,做领袖的必须得著人的心。 这也是军中的教导"带兵,先带心。"道理,领袖要让别人觉得,他所为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央A而是一个从爱中出发的人。 一个传道人在做领袖之前,必须做好牧人,一个好的牧人,是做领袖的基础。切记耶稣的话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约10:27)。我们必须是羊 的牧人,羊才会跟著我们。许多的牧人连羊都不认识,如何让羊跟著他。 2. 领袖必须是引领人奔向一个目标的人 (1) 他必须是一个有梦的人,也就是一般说的要有异象 领袖必须是一个可以挑战别人来跟从他的人。如果要别人"跟从我",势必自己要清楚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到哪里去?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如何使别人"跟从我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他自己一定要清楚知道要去哪里?当他指出流奶与蜜之地的时候,群众才会跟他走。 士师记18章中提到一个少年利未人,在米迦的家中作祭司,当但族的人问他:"谁领你到这里来?你在这里作什么?你在这里得什么?"他无话可答,所以当但族的人再问:"你 做一家的祭司好呢?还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这个年轻的祭司就心里喜悦,拿著东西进入他们中间。 这样的故事不断的出现在历史中,许多人视"传道"只是他的职业,他到这个教会来,只是这里的教会没有传道人,他们需要一个传道人,而他正好需要这个工作,所以他就来了 。当别的地方有更好的待遇、更好的机会时,他就往别的地方去了。 传道人也不知道他要将教会带到什么地方去?难怪今天有很多的教会在旷野漂流,因为不知道"迦南地"在那里? 当我们告诉一个新来的会众,请他留在教会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留在这里的原因及目的,这里到底有什么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我们可以提供什么,以及他在这里的未来是什么 ?人喜欢参与一个大的事工,人喜欢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这件事情的挑战够大,就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参与,纵使付出的代价很大。他们也是愿意,而且觉得很快乐。所以不 要怕给会众大的挑战、大的要求。 早期台湾的物资缺乏,但是蒋中正先生画了一幅光复大陆,建立一个新中国的愿景。虽然当时我们生活很苦,但是却觉得苦得很值得,每个人都预备,随时可以为了这个使命舍身 取义。 如同在早期的共产党团体,他们给予年轻人改变世界的目标,所以要求他们要付出代价,于是许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将他们的生命付出,使他们从最开始的15个人,最后发展到几 乎控制了全世界1/3的人口。 今天真正能改变世界的是我们的信仰,圣经说"我们是世上的光,是世上的盐",光与盐就是为了影响这个世界的;又说"信我的人从他们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来…",活水江河 流过的地方都会改变! 但是我们却不敢大胆的要求我们的会众,大声的告诉他们,让我们一起来改变社区!让我们一起来改变世界! "敢作梦,才有世界第一。"这是台湾卡内基训练的负责人黑幼龙说的。一个人的异象有多大,他的成就才能有多大。所以当上帝对亚伯拉罕说:"你向东西南北观看,看到的都 是你的。"这个时候,亚伯拉罕是睁大了眼睛看,不能遗漏少看。 上帝在以赛亚书54章第2节说:"张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诗人也说:"你要大大的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传道人要有大心胸、大的眼光,要为主成就大的事情。 (2) 他必须是一个委身在自己的异象上的人 有了异象而没有行动,不过似白日梦而已,而第一个行动,一定是自己先委身在其上。当尼西米建城墙的时候,他不是在书珊城写信去告诉耶路撒冷的百姓,要他们建城墙,而是 自己回到耶路撒冷,卷起袖子,与所有的百姓一起建城。同时他出的钱最多,十二年的时间在他们中间,所有的饷银都拿出来,每天与百姓一起生活,一起建城。短短五十天的时 间,城墙就建好了。 在各个教会内有许多的宣教机构,但是只有"内地会"这个组织最成央A因为戴德生不是待在伦敦的办公室内,告诉年轻人:"去中国宣教。"而是站立在中国内陆,对欧美的轻年 人说:"来中国宣教!"他成为这些青年人的榜样,他站在这些青年人的前面。 当我在教会中若要推动什么工作,如果那是一件重要的,我一定要站在最前面,让大家看得见我在做什么。 (3) 他必须是一个会分享异象,挑战会众一起加入筑梦的行列 异象不能只在领袖一个人的心里,他要将它分享给其他的人,让其他的人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了解为什么我们非做不可,而上帝又在我们中间给了什么样的印证。 这是为什么教会的主日祟拜,报告事项常常没有果效。因为只是报告一件事情,而没有热情告诉会众这件事情有多重要,大家为什么一定要参加,以及若不参加有多大的损失。 3. 领袖必须有一个健康的态度 所谓成功,就是能够用别人向他投掷的砖块,来为自己建造一个稳固的根基。 任何事情,开始的态度,已经决定了事情的结果。一种随便的态度,事情的结果一定是粗糙;态度认真,事情的结果一定是精致。态度如果是对的,纵使遇到非常大的灾难,也可 以化险为夷。 保罗说:"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忘记背后,努力面前…"都是态度的问题,耶稣说:"新酒…新皮袋…"仍然是态度的问题。 我们这世代最大的发现就是:人类可以透过改变内心的态度,来改变他们的生命。所谓成功,就是能够用别人向他投掷的砖块,来为自己建造一个稳固的根基。 (1) 领袖要有坚强的个性与积极的信心 "每一样事情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就已经决定了这件事情的成败。" 摩西在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一共被法老拒绝了九次,而且每次的拒绝都没有得到他百姓的支持,但是他相信上帝要他做的事情,他一定可以成央C他不断对法老说的只有一句 话:"让我的百姓走!" 当前有大海,后有追兵,别人都说"完了"的时候,他只是安安静静的向大海伸出他的手杖,红海就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分开了。 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的一句话"成了",而不是"完了"!(英文圣经是这样翻的)。因为耶稣看见了死亡之后的复活,看见死亡之后的得胜。所以当保罗在监狱中说:"我靠著那 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当面对歌利亚的时候,扫罗与众军躲在山洞中发抖,只有大卫说:"你来攻击我,是靠著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著万军之耶和华的名。" 当他用一颗石头打死歌利亚的时候,以色列人的领袖就已经更替了。大卫在敌人围绕他的时候,他说:"你是 叫我擡起头来的。" 迦勒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说:"他们是我们的食物。"但是其他的人说:"他们是巨人,在他们面前,我们只不过是蚱蜢。"两者的信心天差地远。上帝给我们的信息就是"软弱的 成刚强,贫穷的成丰富,卑贱的成尊贵,咒诅成祝福"。耶稣也应扣畯怴G"你们在世上有苦难,但是你们在我里头有平安。"希伯来书说:"他们死的时候,是存著信心死的。" 这一些人直到死的时候,仍然未得到上帝所应许但是他们存著信心离开这个世界,这是一个连死亡都无法击败的信心。 所以基督徒应当是世界上最积极的人,因为我们有一个永不失败的上帝,而且是使一切患难都变成祝福的上帝,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所以事奉的中间,遇到困难的时候 ,一定要坚持到底,而且不可做失败的打算、不可做投降的打算;同时一定要能从挫败中看见希望及上帝的手在那里、上帝的作为在那里。所有作领袖的人,一定要将会众的眼睛 转过来,不看失败、不看自己的伤痛,而是看上帝的作为。 (2) 满腔的热情 热情是迈向成左涤_步 约翰.麦斯威尔在"领袖特质二十一"中曾说:"当一位领袖以热情迎向人时,人们也会以热情待他。""人若不热爱他的工作,就不可能成功""软弱的欲求,产生不了出众的 结果,就像一支小火把,只能带出些微的光热;你的火焰越烈,欲求越强,潜在的远景就越大。" 领袖对于自己要从事的工作,都没有热情,如何能鼓励其他的人,一起来参与?所以领袖一定要对于所从事的工,看见它的重要性,知道非做不可,同时看见前景充满盼望,如此 跟从的人,才会欢喜的往前行。如果我们是一个火炉,任何冰泠的东西,到了我们这里,都会被烧起来。 热情能增加你的意志力 当我们有强烈的企图心时,才会努力的去达成目标。 有一个故事说到,一位没有热情的年轻男子,来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跟前,漫不经心地说:"伟大的苏格拉底,我特意为寻求知识来找你。"哲人带著青年到海边,涉水下到 海中,把青年压入水中三十秒。当青年擡头出水呼吸时,苏格拉底要他再讲一次寻求哲人的目的。"噢!伟大的前辈,我要知识。"青年喘著气回答。苏格拉底却再度把他压进水 中,这次更久一些。经过几番上上下下的吸气、闭气,哲人又问道:"你到底想追寻什么?"青年几乎喘不过气地蹦出一句话:"空气,我想要空气。""很好!"苏格拉底答道 :"从今天开始,只要你追求知识的心,像渴望空气一般热烈,你就会得到它。" 当我们有强烈的企图心时,才会努力的去达成目标。 热情可以影响其他的人 如果我们自己都以为,这件事情可做可不做,别人当然不会热情的参与。如同我们推荐一个餐厅,如果我们很热情的介绍,别人很容易就相信了,下次吃东西的时候,很可能就选择 那个饭店。我们也可以由一些摊贩的身上看见,当他们卖东西的时候,如果是非常热情的吆喝,一定生意会比较好。 热情可以使我们反败为胜 热情不是只在顺境之中,在逆境之中更是需要一个热情的态度。如大卫在所有的人都在失败的情绪中时,他高声呼喊说:"上帝一定可以帮助我。"他的热情驱散了所有消极的思 想,打败了非利士人。 摩西面对以色列人无尽的埋怨、许多的挫折,但是他引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热忱不改变。尼西米在面对内部许多贵族的阳奉阴违,外面的造谣生事,他的热情不减;保罗被多次囚 禁,多次被打,但是他的事奉热情不改。 戴德生曾说:"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取去,我若有千条性命,不会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这些都是满腔热情的写照。 领袖是有挫折的,要作愈大的事,挫折愈大,但是领袖就是一个不被挫折打败的人。 所谓成功,就是能够用别人向他投掷的砖块,来为自己建造一个稳固的根基。量量你的温度,多和热情的人交往;如果你的火已经熄灭,就出去找那些点火的人,热情是会传染的 ,安排能够将热情传染给你的人聚聚、聊聊。 (3) 追求卓越 有一个追求卓越的态度,事情才会精益求精,更何况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上帝做的。所以每样事情,都要尽心将它做到最好;我们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做在主的身上,上帝该当得 最好的服事品质,所以我们要服事好还要再好。 不论行政工作、教牧工作都要做得最好,因为都是做在主的身上,教堂要干干净净,因为这是神的殿,让进来的人非常的舒服。教牧工作不敷衍,因为做在最小弟兄身上,就是做 在主的身上。 真正干练的人,总比常人多走一哩路,总比期望再多一些。对他们而言,及格的分数是不够的。"不再想有所作为,只求心安就好。他们放弃击出全垒打的可能性,只求不被三振 出局。" (4) 真诚的帮助别人成功 属灵领袖不是利用人来让自己出人头地。我们的工作是帮助所有的会众,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圣经中说:"上帝所设立的有……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上帝设立我们的目的 ,不是要我们建立一个大教会,而是帮助所有在教会中的人,可以享受在基督里成功的生活。让每个人的恩赐可以发挥、每个人的生命可以成长、每个人可以在神的家中看见自己 的用处。 不过可惜今日的领袖,多是利用会众完成他的梦想、建立他的名声;所有的计划,都是如何让自己茁壮,看不出对他的会众有何益处。我们是为了羊群,或是为了自己,别人感觉 得出来的。 事实上当会众成功的时候,不就是自己成功的时候吗? (5) 永不放弃 没有任何一个领袖,是不经过挫折就成功。但是谁能坚持到底,成功才是谁的。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成了"而不是"完了"。 以赛亚先知说:"他不灰心,不丧胆…"耶稣都要面对许多让祂丧胆的事,更何况我们?不要害怕,这是领袖必须付的代价。 爱迪生在寻找电灯灯芯的时候,一共失败了6,000多次才找到钨丝为材料,他就是这样不放弃的往前行。 4. 领袖必须是一个建立团队、知人善任的人 摩西本是一个人,单独治理以色列人,他累得不得了,会众也受不了,所以他的岳父建议他要设立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及各族的族长,分工负责。尼希米回耶路撒冷之后,不 是一个人立刻去建城墙,而是与耶路撒冷的群众一起分享他的异象与负担,然后一起来建造城墙。大卫王不是一个人打天下,而是有许多的勇士,与他一起出入争战。 耶稣不是一个人传道,而是建立一个十二使徒的团队一起事奉。使徒在教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也设立了七个人担任执事,来分担他们的工作。就在今日,我们见一个人可以开 一间小的超商,但是如果他要建立一个"大卖场",一定要建立一群工作伙伴。没有一个单打独斗的人可以成功的。 教会的领袖,不单是自己努力的事奉,而且他一定要能够建立一个共同事奉的团队。特别在教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人与他有相同的目标与使命,委身在这个团队当中;一 起打拼、一起努力、一起争战,坦白说,这是很多教会在开始的时候非常欠缺的。 回想我自己刚开始在这个教会开拓的时候,那时候我并不了解什么是团队事奉?但是上帝给了教会几位忠心委身在教会中的长辈,他们将教会的成长当作是他们共同的使命,所以 这个教会在毫无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起来。如果当时没有这些长辈,我不敢想我是否能够成功的建立新店教会。再回想我在这二十年中所拓植的十六间教会,有一两间失 败的,原因就是除了传道人之外,没有其它委身在其中的同工。这些教会的会众,都是来看看,看这个教会是否值得留下来,没有委身的思想,当然也不能要求他们对教会付代价 。 领袖必须是如同尼希米一样,要与人分享建立教会的异象,邀请人一起加入这个筑梦的行列。 保罗说:『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12:14) 身体是由许多的肢体共同配搭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教会的牧师,如何让会众参与事奉,并且能适才适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教会还是一个小型的教会,只需要有三、五个 家庭委身在这个教会中;他们在教会中成为大家的榜样,建立一个健康的的属灵气氛,这个教会就可以成长;包含我们建立小组都是相同的原则。如果这个小组只是小组长一个人 努力,这个小组的成长会非常的辛苦,但是如果这个小组中,有两三个家庭愿意委身在小组中,一起努力,一起事奉建立这个小组,这个小组就可以很快的成长。 5. 领袖必须善于激励别人 拿破仑曾说:"你给士兵加几块钱的薪水,他不会为你好好打仗,可是一旦你能激励他的情绪,他会为你战死沙场。"1912年钢铁大王卡内基花了100万请了38岁的夏布担任总经理 ,当时一般人的年薪只有1,000-1,500元美金。夏布说:"卡内基可以花1/4的钱,请一位工厂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当总经理,但是他花了一百万,请我当总经理,因为我有一个最值 钱的本事,就是在别人的身上看见优点,找出好的表现,然后极力的想办法表达出来。换句话说,我的专长就是能够激励别人。" 约翰.麦斯威尔在《天生领导 – 领袖21特质》极力的强调: "在每个人脸上挂上一百分:『就是极力肯定每个人。』""他们眼中都先看别人的优点。""你能为别人做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不是与人分享你的财宝,而是助人发觉他里面的 宝藏。" 而教会中的领袖,常常很少去夸奖别人,对于一些在教会中服事的人,一定要经常给他们鼓舞,特别是一些默默的付出,不显眼的事奉,他们所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看见,而且 给与称赞。一句口头的称赞,可能改变人一生的事奉态度。 有些人吝于赞美,是因自信心不够,有些人因为从小就没有被人赞美过,所以从来不知道如何赞美别人。有些人是沟通能力不好,想赞美,却不知道如何开口,觉得很肉麻。不论 是什么原因,所有的领袖都需要克服这样的障碍。 最坏的领袖,是不断的找别人的错误。一般犯错的人,自己都会知道自己不对,所以他们心中已经够难过了,不需要我们再去教训他们。他们需要的是别人对他的肯定,再给他们 一个机会。如同耶稣在加利利的海边,不是责备彼得为什么不认他,在大祭司面前否定他,而是问他有吃的没有?而且对他说:"你牧养我的羊。" 6. 领袖必须长期委身在教会中 什么是委身在教会中?"使我们安稳如钉子钉在他的圣所"(拉9:8) 钉子钉在墙上,就不容易拔出来,就是房子拆了,钉子还是在墙上,传道人在教会中的委身就应是这样。 "要扩张你帐幕之地,张大你居所的幔子,不要限止;要放长你的绳子,坚固你的橛子。"(赛54:2) 一个帐棚如果没有"橛子",就无法将帐棚拉起来,帐棚只是一块舖在地上的布而已。有了"橛子",帐棚的绳子就可以拉得牢靠,这个帐棚才立得起来。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 神的名和我 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 他上面。"(启3:12) 房子中的柱子,是一个房子最重要的部份,一个房子的屋瓦、窗户、门扇都可以更替,但是一个房子的柱子,是不可以更替的。这柱子是与这栋房子共存亡的。 所以教会中的传道人,在一个教会中一定要有做柱子的心态,什么人走了都没有关系,但是我一定留在这个教会中,我要成为委身在教会中的头一根钉子。 如果传道人不成为教会的柱子,随时都会离开,这个教会还有谁会留下来?没有人愿意参加一个不稳定的教会。 华理克所著的《直奔标竿》曾这样说:"健康、大型的教会,都是由已经在任很久的牧者所带领。"我发现陶多多的实例,牧者任期久,不能保证教会一定增长,但几年变换一位 牧者,却保证教会一定不会增长。教会若每隔几年就轮调牧师一次,绝不可能有稳定的成长,我相信这一点是一些教派,一直走下坡的原因。很少有人愿意随从一个只待一年就走 的领导者,一位新牧师,很可能会有各种新计划,但信徒却会显得沉默没有反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承受这些新计划的后果,而那时这位拟定计划的牧师,却已经不知到哪 个教会去了。 所以传道人委身在一个教会中,对于会友会产生极大的安定作用。如同一个家庭,父母在家庭中对于子女的安定作用是一样的。如果传道人能够给会众安全感,他才会委身在教会 中;如果传道人给人一种过客的感觉,任谁也不愿意委身在这个教会中,这个教会也不会有前途,这是许多"监督或是会长"制的教派,应当思考的问题。当传道人两、三年一次 轮调,如何产生委身的传道人?又如何产生委身的信徒?所以如果传道人期盼这个教会可以有大的突破,他一定要有长期委身其中的思想。 世界上每一个有高成长的教会,传道人一定都是长期委身其中的。虽然不是传道人长期在一个地点,这个教会就会成长,但是如果传道人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换,这个教会一定不能 成长。 7. 领袖必须是会众的榜样 旧约的祭司一定要献燔祭,因为他们要做一个委身给上帝的人才可以做祭司,祭司不是将别人拿去献祭,而是一个将自己当作祭物献上的人。所以当耶稣说"你背起十字架来跟从 我"的时候,第一个背十字架的就是祂自己。当祂说:"好牧人为羊舍命"的时候,第一个舍命的就是祂这个"大牧人"。保罗曾说:"你们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当 大卫是一个英雄,他的四周就有一群勇士,而且都是列名在圣经中的勇士。 钢铁大王卡内基有一次在回答别人问题时:"你如何带领这么多的员工?"他拿了一条绳子放在桌上,然后由后面推这根绳子,这根绳子就扭成一团;然后他又拉著绳子的头往前 拉,结果整根绳子就成一直线的往前行。他说:"道理就在这里。" 人不是听我们所说的,而是看我们所做的。在我们自己从小到大的记忆中,我们可能不记得别人说过的话,但是别人做过的事,我们会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说的话,一定没有我们 做的事,让别人的印象深刻。 以前在军中入伍训练的时候,班长教我们如何将一支手枪拆解又结合起来,当他用图表为我们解说的时候,我们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当他亲自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做给我们看的 时候,我们马上可以了解他说的是什么,而且记忆深刻,所有的领袖就是这样。最糟糕的领袖,就是在群众后面喊著"冲呀!!",而自己一根指头都不动的人。 小型教会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领导者如果可以得著会众的信任、尊敬与爱戴,大概都可以很快的成长,如果不解决领导形象与权柄的问题,这个教会将很难成长,所 有的力量都会消耗在内斗上。 美加地区的华人教会,因为在教会开始拓植的时候,许多是从查经班开始,所以并没有传道人,但是当他们成长到一定的程度变成了教会,这时他们开始觉得需要一个传道人,于 是去聘请一位传道人来牧养教会,这时立刻发生领导权的问题。因为在原有会众的心里,他们只是寻找一位教会的经理人,甚至只是一位教会的教牧干事,而传道人却以要"大展 宏图"的心态来到教会,于是在许多的教会中,发生了强烈的冲突。 另外在华人的移民教会中,因为这些留学生或是移民,基本上都是顶尖聪明而且能干的人,但是到了移民社会中间,他们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无法进入主流社会的核心,所以有强 烈的失落感。这时候,他们要进入教会的群体中,去寻找自己的定位,也会发生领导权的争执,也是使得许多教会纷扰不安的原因。 如果是传统家族型的教会,这个教会本来就是由这几个家庭所组成,教会的大小事情,都是由他们几个"长老"所决定,这个时候加入了一个外来的传道人,如果这个传道人是以 "总司令""大元帅"的身份或是思想进入教会,必然是一阵刀光剑影、剑拔弩张、激荡回旋,所有的力量都消耗光了。不论这个传道人有多少的能耐,都会伤痕累累,身心俱疲 。而且教会要用许多的时间疗伤止痛,才能再次的站起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每个传道人进入一个新的教会事奉的时候,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在这新的教会做什么事情,而是不做什么事情。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他的工作只是要去赢得会众的尊敬与爱戴。 他要做的事情,是真实的花时间,付代价去爱,去关心羊群,而不是指挥羊群做什么。这个时候的探访工作、慰问工作、陪伴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他必须花许多的工夫与时间来 做这件事情,因为这样做才可以建立他的领导权。 卢家駇《不可或缺的增长-今日教会增长路向》,一文中曾说过一段很让人不舒服的话,但是却是真心的话: "若我们不是一个充满"爱心"和"领导"恩赐的牧者,让我们谦卑的承认这个事实,而且努力的负起牧养和教导的责任。若是牧师看见教会有继续发展的机会,他也愿意看见自 己心爱的教会增长,倘若自己不是一个拥有"信心"和"领导"恩赐的牧师,他就应当"让贤",深信 神必为这教会预备适当的牧者,祂也会为自己预备另一份适合的事奉。" 世上虽有"天纵英才"的领袖,也有学习出来的领袖,让我们一起努力的来学习吧!!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