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洁校园开学礼Here I Stand准备就绪

大卫城文化中心总监吴振智牧师专访

贞洁校园开学礼Here I Stand准备就绪
吴振智牧师是大卫城文化中心的总监。
9月1日是莘莘学子上课的大日子,校长、老师和学生们又要再次投入忙碌的校园生活中。趁著开学之际,大卫城文化中心于9月2日下午五时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广场举办贞洁校园开学礼,主题是Here I Stand,邀请中学生、专上学生和大学生一同出席,接受家长、老师和教牧同工们的祝福。

以下是与大卫城文化中心总监吴振智牧师的采访:

记:吴牧师,您好!请问由大卫城文化中心发动的贞洁运动,最大的异象是什么呢?

吴:如果以圣经的经文作一个介绍,我们可以看哥林多后书11章2节,里面说:"因为我曾把你们许配一个丈夫,要把你们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主要再来迎娶新娘,我们都要准备自己,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耶稣有贞洁。当我们面对这社会种种迷惑时,包括婚外情、婚前性行为等,按著圣经的使命,我们更要预备教会的信徒等待耶稣。在这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于2000年正式提出贞洁运动,希望通过这个运动来祝福家庭。

记:您认为本港现时的教育,有没有把贞洁概念教导清楚?

吴:现时在学校的德育课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性教育的知识,但是因为有些学校没有信仰背景,所以没有清楚地教导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有教怎样做怎样避,却没有教"为什么"。

大卫城文化中心在推动贞洁运动上,都用一个贞洁钮扣来提醒自己。首先钮扣象征著端庄,每一粒钮扣只能扣在一个位置上,象征著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而且如果一粒扣错了,整个次序都会受到影响。同样,我们如果没有做好,整个社会亦会扭曲。

另一方面,钮扣有四个洞,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罪有四个性质,分别是罪性、罪过、罪污和罪价,人人都有这四个亏欠,但耶稣基督透过钉十字架的四个钉痕救赎我们。我们没有一个人是配得的,在思想、行为、言语上,我们都是罪人,但我们能通过恩典恢复过来。

记:有没有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少年人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有什么改变?

吴:大卫城文化中心从2000年开始反复做了很多调查,多年来结果都是差不多。调查显示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中学生不介意新婚之夜自己的伴侣不是处男或处女,同样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表示将来可以接受同居。由此看来,他们的对性的态度很开放。

根据城市大学的调查,在所有已婚人士当中,有三十三万有婚外情;另外母亲的抉择和中大合作的调查又发现,有两成的初中生表示有性经验,而高中生约一成四,所以初中生的问题比高中生严生,而中学的情况又比大学严重。

除此之外,因为很多家庭惨剧,例如跳楼、自杀和暴力案,加上传媒负面的报导等,都使青少年对婚姻失去信心。

记:你认为香港的教会有没有积极地推动贞洁运动?

吴:香港的三大宗派包括浸信会、宣道会和播道会都有联合做类似的工作,名为"真爱可等待"。他们在一年会举办两至三次的聚会,不过因为不是持续性的拓展,所以力度不够,也不够全面。他们也很想跟我们一起合作,在教会提供更多培训。不过教会对夫妇节的回应就不是很积极,我们希望在社会和教会的层面,与更多大学生和中学生立约--婚前没有性行为、婚后没有婚外情,家庭要彼此相爱,对社会要光明磊落。

总的来说,我想教会对贞洁运动也明显地越来越投入,基本上我没有听过有教会和基督教机构是不认同的。我们很有信心,未来能培训更多导师。从2000年到现在,参加过贞洁进阶的青年有3000位,也有3000位中、小学生立约,而更早前参加关爱祷告的长者有2000多位,所以在大卫城文化中心接受过训练的有8000至9000人。

记:最后,可否介绍一下这个贞洁校园的开学礼呢?

吴:我们在7月的时候在一个小六的聚会中领受到举行开学礼的异象,希望能力挽狂澜,让学生在社会上公开地表达他们的立场。这次的主题是Here I stand,那是马丁路德的名言,意思是说:我们是有立场的。届时来自各区的大专学生和中学生将齐集,节目包括有HIP HOP舞、见证分享,他们将会有自己的贞洁ID,一起宣告立场,我们也会同唱贞洁校歌,希望能把祝福带给他们。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