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與大衛城文化中心總監吳振智牧師的採訪:
記:吳牧師,您好!請問由大衛城文化中心發動的貞潔運動,最大的異象是什麼呢?
吳:如果以聖經的經文作一個介紹,我們可以看哥林多後書11章2節,裡面說:「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主要再來迎娶新娘,我們都要準備自己,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對耶穌有貞潔。當我們面對這社會種種迷惑時,包括婚外情、婚前性行為等,按著聖經的使命,我們更要預備教會的信徒等待耶穌。在這世風日下的時代,我們於2000年正式提出貞潔運動,希望通過這個運動來祝福家庭。
記:您認為本港現時的教育,有沒有把貞潔概念教導清楚?
吳:現時在學校的德育課中,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性教育的知識,但是因為有些學校沒有信仰背景,所以沒有清楚地教導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有教怎樣做怎樣避,卻沒有教「為什麼」。
大衛城文化中心在推動貞潔運動上,都用一個貞潔鈕扣來提醒自己。首先鈕扣象徵著端莊,每一粒鈕扣只能扣在一個位置上,象徵著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而且如果一粒扣錯了,整個次序都會受到影響。同樣,我們如果沒有做好,整個社會亦會扭曲。
另一方面,鈕扣有四個洞,我們的生命也是一樣,罪有四個性質,分別是罪性、罪過、罪污和罪價,人人都有這四個虧欠,但耶穌基督透過釘十字架的四個釘痕救贖我們。我們沒有一個人是配得的,在思想、行為、言語上,我們都是罪人,但我們能通過恩典恢復過來。
記:有沒有調查顯示近年來青少年人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有什麼改變?
吳:大衛城文化中心從2000年開始反復做了很多調查,多年來結果都是差不多。調查顯示超過百分之七十的中學生不介意新婚之夜自己的伴侶不是處男或處女,同樣百分之七十的學生表示將來可以接受同居。由此看來,他們的對性的態度很開放。
根據城市大學的調查,在所有已婚人士當中,有三十三萬有婚外情;另外母親的抉擇和中大合作的調查又發現,有兩成的初中生表示有性經驗,而高中生約一成四,所以初中生的問題比高中生嚴生,而中學的情況又比大學嚴重。
除此之外,因為很多家庭慘劇,例如跳樓、自殺和暴力案,加上傳媒負面的報導等,都使青少年對婚姻失去信心。
記:你認為香港的教會有沒有積極地推動貞潔運動?
吳:香港的三大宗派包括浸信會、宣道會和播道會都有聯合做類似的工作,名為「真愛可等待」。他們在一年會舉辦兩至三次的聚會,不過因為不是持續性的拓展,所以力度不夠,也不夠全面。他們也很想跟我們一起合作,在教會提供更多培訓。不過教會對夫婦節的回應就不是很積極,我們希望在社會和教會的層面,與更多大學生和中學生立約--婚前沒有性行為、婚後沒有婚外情,家庭要彼此相愛,對社會要光明磊落。
總的來說,我想教會對貞潔運動也明顯地越來越投入,基本上我沒有聽過有教會和基督教機構是不認同的。我們很有信心,未來能培訓更多導師。從2000年到現在,參加過貞潔進階的青年有3000位,也有3000位中、小學生立約,而更早前參加關愛禱告的長者有2000多位,所以在大衛城文化中心接受過訓練的有8000至9000人。
記:最後,可否介紹一下這個貞潔校園的開學禮呢?
吳:我們在7月的時候在一個小六的聚會中領受到舉行開學禮的異象,希望能力挽狂瀾,讓學生在社會上公開地表達他們的立場。這次的主題是Here I stand,那是馬丁路德的名言,意思是說:我們是有立場的。屆時來自各區的大專學生和中學生將齊集,節目包括有HIP HOP舞、見證分享,他們將會有自己的貞潔ID,一起宣告立場,我們也會同唱貞潔校歌,希望能把祝福帶給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