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少數族裔體罰子女 欠兒童安全意識

防止虐待兒童協會開展計劃協助

 六成少數族裔體罰子女 欠兒童安全意識
防止虐待兒童會推行「少數族裔和諧家庭計劃」關懷居港的少數族裔家庭。
防止虐待兒童會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推行了「少數族裔和諧家庭計劃」,協助超過300名少數族裔家長和兒童改善親子關係及融入本港的生活。計劃中該會於1月至2月期間就少數族裔家庭的管教子女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共訪問了126名曾參與計劃的少數族裔家長。結果發現少數族裔家庭普遍缺乏保護兒童的知識,有不同的家庭問題和缺乏兒童安全的意識。

調查結果顯示,體罰及責駡是他們常用的處罰兒童方式,六成人表示曾以不同的方法懲罰子女,包括責駡子女、掌摑孩子、罰站甚至以物件打子女。至於使用體罰及責駡的原因,有八成多人表示因為子女出現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經常收看電視、深迷網上遊戲及胡亂使用金錢。

調查結果亦顯示獨留兒童的情況十分嚴重,有37.3%表示曾獨留兒童,當中以獨留在家的情況最嚴重佔八成,另有8人表示獨留兒童時間超過8小時。而獨留兒童的主因是父母需要工作。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何愛珠博士表示,一次的疏忽照顧已足以致命,因此,我們需要為少數族裔家長提供更多的保護兒童知識,以減少獨留兒童的情況。而本次計劃正是針對有關的問題,向少數族裔家長灌輸正面的管教知識,改善虐兒的情況及促進家庭和諧,協助他們適應和融入本港生活。

逾九成的參加者認同計劃助他們改善親子關係及獲取更多有關兒童安全的資訊,普遍表示學會了正面的管教技巧,兒童則汲取了自我保護的知識,預防兒童性侵犯。

一名育有兩名分別四歲及五歲兒子的尼泊爾籍母親在記者會上親述她參加計劃的感受,她表示由於不懂廣東話及缺乏朋友,初到香港時也出現適應的問題,但當她學會了廣東話及在計劃中認識了一些少數族裔朋友後,便慢慢適應了本港的生活。過往她也有責駡兩名兒子,但參加了家長正面管教課程及戶外活動後,學懂了很多正面管教子女的知識及擴濶了生活圈子,生活得更開心。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