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小时内,我看到很强烈的对比,妈妈那么辛苦为了孩子好,为了在面试时"琴棋书画样样齐",谁知孩子绝不领情,孩子想要甚么?父母又想要甚么呢?当这刻你忙于与他温习考试时,很快又要忙于为他们烦恼找甚么暑假活动去"填满"他们的暑假,让我给大家一些选课外动的贴士,盼可以让你们不要重蹈以上家长的覆辙。
一半一半 第一个原则是"一半一半",甚么是一半一半呢?就是一半被迫、一半自愿,以往看到学生报活动的惨情,实在替学生与家长难过,家长要掏钱、学生觉痛苦。我很明白家长想学生好,让他们学很多东西,但参加活动真的要讲兴趣,试问若我迫你放工时,去报一些你根本不想报的活动,你又有何感想呢?故纵使要迫学生学你们想他学的活动,都有一半是他们有兴趣的,让他们的心态可以平衡、让他们有些盼望。
沟通互动 大家有没有发觉现今小朋友与人沟通的技巧越来越差?当然,打机与上网的确令他们与人面对面的沟通机会越来越少,但大家又知否有时大家帮他们选择的活动,会让他们更沉默、更不懂沟通?学琴、学吹笛、游水等等,都是自己一个人可以做的活动。今年选暑期活动,希望大家可以选一些讲求团队合作的活动,如童军、领袖训练等,这样可以透过群体学习沟通与互谅互让的精神。
希望在此提醒大家后,在九月时你和孩子不会说:"放假惨过返学",而是说"这个暑期真精采"。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