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認定人生是虛空的
楊牧師告訴眾人傳道書的開頭與結尾都連續地強調出「虛空」,並且作者所羅門王本人在1章至2章的經驗之談告訴世人「努力追求滿足仍覺虛空」。
所羅門王努力做了4個嘗試,開始時他理性分析人生,沒有找到可以讓自己滿足的理論;然後選擇盡情享樂,但處於國王的位置享受盡一切卻不能減少虛空的感覺;他開始努力行在光中――追求智慧,當他成為那個時代非常有名的智者時,他很痛苦地承認說:「愚昧人所遇見的,我也必遇見,我為何更有智慧呢?」;最後所羅門王嘗試努力創業,但建立非常美好繁榮的國家後也沒有能給自己滿足。
楊牧師說:「傳道者告白了:人生滿足不在乎所賜的福,乃在乎賜福的神」。即使沒有日光之下一切事,只要得著賜福的神,人生就滿足。
享受神給的份
難道現今人生虛空,那我們就消極度日直至死亡?楊牧師告訴大家人生還有一個「享福」就是:與神同工的福分。
楊牧師表示這世上萬物發展的結局是神定的,但發展過程中我們我們必須盡上全力。他說:「雨水、陽光以及糧食都是神所給予,耕種則需要人親自去做,人不做的話沒有食物。所以在人生中我們有份積極參與,要有責任。」他還說:「工作最後能得到多少回報是神所定,都要存著感恩的心領受。但人應有盡力工作的心態,要用盡神賜的能力。」
最後楊牧師強調這本書卷的總意是「敬畏神,尊重造物主所命定的秩序,並過在這個次序下生活的智慧人生。」
現場會眾聚精匯神聆聽楊牧師講解,亦有多人認真筆錄。不少弟兄得到工作與生活的指導,頻頻點頭。
相關新聞: 弟兄千人聖經大會朝九晚五恩典滿滿 (2006.05.08) 何傑博士:「工作不要那麼瘋狂,對太太的愛要再瘋狂一點」(2006.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