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進會就基督教界選舉安排諮詢教內人士

協進會就基督教界選舉安排諮詢教內人士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工作小組於9月3日上午於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舉行匯報及交流會,向教內人士匯報選舉程序並現場聽取意見。
協進會就基督教界選舉安排諮詢教內人士
該次交流會只有約30人出席,小組表示他們會繼續向協進會各宗派的會員聯絡交流收取意見。
協進會就基督教界選舉安排諮詢教內人士
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兼秘書處成員蒲錦昌牧師介紹選舉程序。(圖:基督日報)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選舉」工作小組於9月3日上午於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舉行匯報及交流會,向教內人士匯報選舉程序並現場聽取意見。小組表示諮詢之後現正就選舉程序作最後調整,最遲於本周五公佈結果。 今屆選舉程序較往屆不同的是增設了選民登記的步驟,所有有效投票者必須是預先登記的選民。小組成員澄清此舉並非設立關卡及提高門檻,而是為杜絕重複投票的可能性,確保選舉的公正性。另外今屆擬增設網上投票,目的是提供便捷的投票方式,力求吸引更多信徒參與,擴大票率。交流會現場約有30人出席者,他們較多就此兩點提出質詢及意見。 協進會:一人一票選出基督教界別選委 2012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將由1200名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產生,當中60名屬宗教界別,其中基督教界別的10名委員由香港協進會負責提名。協進會表示其立場一貫支持雙普選,對特區政府選舉委員會的安排及組成方法有極大保留,惟願意接受特區政府的委任,與政府合作盡早實現全民直選的目標。此外協進會決定以教內一人一票的選舉方式產生基督教界別選委,以體現民主精神,以及在教內推動民主教育。

故此協進會組成了跨宗派的督導委員會及工作小組,協助推廣有關選舉事宜。 選民登記、投票及選委產生程序

工作小組現場派發了一份「一人一票選出基督教界選委」的資料,並由工作小組召集人郁徳芬博士、小組成員孫勵生先生、秘書處蒲錦昌牧師及尹凱榮先生介紹今屆選舉的方法。 選民資格:凡年滿18歲已接受洗禮或加入教會的基督徒,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及已登記為基督教界別選民者。 選民登記:委員會表示進行選民登記程序目的是為預先了解選舉的規模大小,杜絕重複投票的可能性。工作小組將去函全港教會,由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10月17日止協助會友進行選民登記,並選擇於票站或網上投票。若堂會未便進行選民登記,會友可於網上登記或親臨協進會選舉委員會秘書處登記。而透過網上登記或於秘書處登記者,除填寫身份證號碼英文字母及頭四個數字外,需同時上載或出示洗禮證明書、轉會證明書、會友證明書或信徒身份證明。 候選人資格:凡年滿18歲已接受洗禮或加入教會的基督徒,並已登記為地區選區的選民者,皆有資格被提名為「選舉委員會基督教界別委員」候選人。候選人亦需提交接受洗禮或加入教會的證明文件,並由所屬堂會核實其會友身份。 候選人提名:參選的候選人,可由各宗派、堂會及機構提名產生,每個團體最多可提名10人。亦可由20名年滿18歲的基督徒提名,提名者亦需由所屬教會主任或主席核實其會友身份,個人提名者最多可提名10位候選人。 提名日期為9月26日至10月17日。候選人公開諮詢會議為11月5日及11月13日。若候選人數目較多則會考慮增加諮詢會議。 投票方式:已登記選民可按登記時所選擇方式投票,選擇於票站投票者,若堂會設有票站,會友須在所屬堂會投票,其他信徒則可到其他公開票站投票。網上投票者則須在指定時間內進行投票。 選舉日期:票站投票日期定於11月20日(主日)舉行,而網上選舉定於11月16至18日進行。投票完結之後立即進行點數,預計20日當天能公開選舉結果。 網上投票及投票日期有先後最多質詢

現場交流和討論多集中在網上投票的可行性、投票時間有先後以及選舉的監察。郁博士表示工作小組固然有考慮到網上投票確實存在管理、保密、黑客等風險,但他們仍然大膽策劃嘗試採用網上選舉,目的是向信徒增加一個便捷而熟悉的投票方式,力求讓更多信徒能夠參與,提高投票率。 工作小組又解釋他們與電腦技術人員商量後,希望能通過投票系統來解決三個可預見的問題。第一是將投票者身份核實的程序與投票程序分開,以確保投票者投票後,電腦只會記錄候選人的得票數字,而絕不會顯示投票人士投給哪一名候選人。第二是所有網上資料加密,確保個人私隱及投票資料不會外泄。第三步驟是將投票的資料定時存進協進會的電腦,並即時刪除網上紀錄,以防黑客有機可乘。為確保安全,協進會的電腦亦會有充份的保密措施。 對於票站及網上投票日期有先後,並前者只設一天,而後者則有三日。郁博士解釋,工作小組考慮到網上投票的技術風險,因此設三日投票,若首日投票出現問題可延續第二日,如此類推。若仍然未能成功進行網上投票,則可在第四日親身到票站投票。而兩種投票方式有先後的安排是為保證每人只投票一次,確保網上投票者不會重覆在票站再投一票。不過台下有人認為此安排「粗疏」,唯恐有候選人乘機在這些時間拉票,而產生不公正選舉結果。 郁徳芬博士最後表示,此次工作匯報目的是收集教內意見,並會在最後決定前繼續作出調整;若反對聲音眾多,不排除最後會取消網上投票的安排。 教會及機構定義循行政安排 避免神學爭論 工作小組回應詢問時候亦進一步解釋如何對「教會」和「機構」作出定義。工作小組將首先以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香港基督教教會及機構名錄》以及基督教協進會的會員名冊做為依據,而不在此名冊之內的教會及機構團體,需出示政府的社團註冊證明或已經成立一段時間的有限公司登記證明。尹凱榮會後對記者表示為避免陷入神學討論和爭論,故此工作小組對教會和機構的定義只會循行政角度的安排去考慮。

而對於選民資格為「受洗或加入教會」,工作小組解釋受洗是涵蓋了大部份的基督教教會,而個別宗派如救世軍的教會則有加入教會的儀式。若此兩種證明都未能提供者,才考慮由牧者簽署證明,而提供證明的教會亦需同時知會工作小組。

時間傖俗 宣傳不足恐投票率低 亦有多名與會信徒關心現距選民登記程序的完結只有六星期,宣傳及呼籲信徒參與的時間明顯不足,擔心信徒投票率低會直接影響基督教界別選舉的認受性及權威性。一名教會執事表示按照教會行政慣例,本周收到的文件兩周之後才會在執事會提出討論。

郁博士回應全港40萬信徒並2000多所教會,從前兩屆的數字看首屆參與投票信徒只有9000人,上屆投票者增至17,000人,而參與作票站的堂會只有123個。由於明白到時間確實緊迫,因此需要教會和信徒的熱心參與,因此她呼籲堂會積極協助會員登記選民,並積極參與作投票站,亦呼籲信徒積極參與登記為選民及投票。 該次交流會只有約30人出席,小組表示他們會繼續向協進會各宗派的會員聯絡交流收取意見,諮詢和交流之後正就選舉程序及安排細節作最後調整,最遲於本周五公佈。

最新報導: 基督教界別選舉安排落實不採用選民登記及網上投票(2011年9月6日)

相關新聞 吳思源認為教內普選是「不可能的任務」 基督教選委風波平息 協進會願從善如流 協進會下周六就基督教選委提名進行交流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