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颂辉:神学‧宣教‧创意

蔡颂辉:神学‧宣教‧创意
作者网志上的slogan: 神学使创意有深度, 创意使神学有浅度。
作者:蔡颂辉

"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著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西一25~29)

自2003年新加坡神学院毕业以来,笔者一直将歌罗西书一章25节至29节视为个人的人生使命。2004年被差派往韩国宣教时,在《华传路》上的见证也是以这段经文为题——《传得全备》。这些年来,我秉持著这段经文所描绘的使命感,追随神的引导,因应宣教禾场上的不同需要尽力服侍主。十年过去了,如今回过头再读这经文,竟发现自己的事奉历程和本段经文所提到的重点不谋而合——我是一个宣教士,我研究和教导神学,而且神正开发我以独特的方式传福音!

教会在强调整全福音使命之际,本段所提及的三个要素︰"神学、宣教、创意",值得我们再思。

一、神学:福音的内容

一般平信徒对"神学"这个词敬而远之,然而实际上,无论我们如何逃避,非但不可能不涉及它,而且即使不用"神学"这两个字,自己却不能置身事外地被包含在里头。何谓神学?它是信仰的陈述。传福音的时候,我们尝试用浅见的语言来向人介绍我们的信仰,那就是神学,只是没那么深入就是了。当我们同非信徒谈信仰的时候,他们会问及基督教的神观、宇宙观、人生观,那也是神学。笼统地说,神学陈述基督信仰是信什么。

既是如此,我们就不可能避过神学来谈信仰。从这亦可看出,一般信徒对神学这个词存在著根本的误解。究竟他们实际上在抗拒的是什么?说穿了,是某些议题所引起的各派不同说法,例如关于末世的千禧年前派、后派、无派和时代派,又如关于圣餐的化质说、纪念说、临在说等。听起来极其深奥,在现实中却好像没有什么造就。最常听见用以反对神学研究的经文就是:"知识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林前八1)

若神学只是纯粹在搞学问,也就罢了,但对保罗而言,神学是他宣教的动力。保罗火热地传福音,即使为此遭拦阻和逼迫都不放弃,原因是他有深厚的"神学"。保罗写道:"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6~27)

简单的说,神学实际上就是在搞清楚我们在信什么。不单是广泛的论述,还包括对信仰领域内各个细小议题的论述。此外,神学不但是陈述自己在信什么,也陈述我们为什么这样信,这些信仰是如何既合乎理性又有超乎理性。

对神学的抗拒无形中使信徒错过了信仰中许多精彩的部份,自满于诸多过度肤浅、简化,甚至偏差的定义中。信仰是丰富的(这话的意思不等于各学派的看法都可接受),我们需要掌握正确、全面、多元的方法来发掘真理。圣灵会光照,但我们也需要同各派的学说对话,连不信者的观点也不例外。也许有些议题不那么"实用",却是思想的操练,经过操练的思想读圣经能看出更多东西来。

笔者过去在韩国的服事是神学培训,坦白说,就事工的角度而言,我个人非常享受那里的服事。一方面我能做自己既有负担又有能力做得好的工作,另一方面我所服事的群体也给我很大的肯定。然而,我心中有一股莫名的不安感,因为在一个充满肯定的环境中,我们会不知不觉真的以为自己很不错,而实际上却不一定。后来我决定进修,进修前在Facebook上写道著:"选择学习,是为了不要让自己变得自以为是。"我选择攻读较重学术的神学硕士学位元,目的是期待自己能接受更严谨的训练,有更精密的思想方式去从神的话语中发掘丰盛的智慧。

二、宣教:福音的目标

信仰的知识从来就不是为了抽象的讨论,也不是为消极地抵抗异教和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而是积极地以神的话语来进攻敌营,抢救灵魂。

保罗说:"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份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西一25)保罗对神所交付给他的职分有非常清楚的概念,他知道这身份是尊贵的——来自神的委托,他也知道这委托是为了教会的好处,并知道自己的职责是要将神的道传开,并且传得全备。第28节还提到他传道的目标,是"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这话原文的意思更可能是"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里得到完全"(新译),意即叫他们在信仰上逐渐成熟,生命长成基督的形像。保罗没有满足自己于应付一份工作,也没有满足于信徒对信仰肤浅的认识中;保罗致力要"传得全备"——要信徒知道得更多、更深入、更正确。真理一刻尚未传得完备,保罗就不能甘休。

保罗曾将心中的热忱描绘为一种"亏欠感"(罗一14~15)。好比一个负责任的学生,一刻尚未完成课程要求的报告,就不能安心;又或是一个负责任的员工,一刻尚未完成老板指定的工作,就不能休歇。同样的,教会从神领受福音的使命,要将它传遍天下,这使命一刻未完成,教会就要继续尽心竭力。

笔者的全职呼召自一开始便是宣教,虽然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的恩赐更偏向于教导,却仍然坚持在宣教的工场上从事此项服事,这是提醒自己、也是确保自己的研究和恩赐总是同大使命连结在一起。

三、创意:福音的策略

在谈到宣教的方法时,保罗写道:"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为此劳苦,照著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西一28~29)

我们不能为创意设限,否则创意就不叫创意了,但保罗的话却提供了创意大方向——它必须能效力于神在基督里所定的计划,使人得以在属灵上完全。

福音已传了两千年,时代不断改变,而且面对不同的群体和文化,我们都需要以灵活、人能听懂的方式来传达永恒的真理。笔者热爱艺术,自小就不喜欢跟著一成不变的形式。小学时期,我便开始自己编绘和创作连环图,高中时期信主之后,创作过两篇短篇福音连环图。后来作了传道人,忙于学习各类新的服事,有长达十年时间没有从事漫画创作。2007年是基督教入华两百周年纪念,我打算重拾画笔,画马理逊生平的连环图。于是开始收集资料、嬝狐迆z逊生平、收集历史照片……然而我却发现,宣教工场上有许多服事,根本抽不出时间作画,再者,连环图是必须有完整的故事才能展示给人看的。马理逊生平那么长,要画到什么时候呢?

后来,神让我从政治漫画得到启发,以单格漫画表达一个信息,既简单又富启发性。这种格式配合了我当时能力所及:什么时候有时间就可以作画,画完一张就可以展示出来,没有时间就可以不画(不像连环图必须得接续下去)。于是我开始从自己每周的讲章中取得题材,把讲章中的一些重点画出来,发布到自己的部落格里。或许因为这种形式在华人教会领域中较为新鲜,而且很适合用于各类的事工上,诸如讲道、教导、周报、网站、布告栏等,所以这些漫画很快便在网络广传出去,并且越来越多教会、机构、杂志来信申请转载。

这是神带领我的方式,再次证明神的创意是无限的,福音的传播并不限于现有的模式。事实上,创意并不限于艺术。在宣教的事工上,我们需要各领域的创意,包括福音预工、布道、教导、领导、行政,还有因应各种政治和社会环境之措施的创意。可悲的是,很多人倾向于固守传统,不然就一味地跟风。

总归而言,神学、宣教和创意不单是我个人的人生使命,也是教会福音使命的三个要素:我们要持续发掘丰富的真理,并且与人分享,并用各种智慧将信仰表达出来。神学是福音的内容,宣教是福音的目标,创意是福音的策略和方法,三缺一均不可!

本文转载自《华传》第二十期,作者为神州华传宣教士,目前在台湾进修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