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杯热退 赌害始露 戒赌求助个案倍增 編輯室 2010年7月13日星期二 下午4:01 2010年世界杯完满落幕,西班牙苦战整月后,终打败荷兰成为今届皇者。但在西班牙报捷之际,不少人却因世杯带来的赌热而惨成大输家,不单赔掉了金钱,更输掉了家庭关系,值得关注。 据明爱展晴中心调查数据,在世界杯进行期间,在6月份该中心接获有关赌博问题的求助电话达1100多宗,比平日400多个个案有大幅增加。在机构的求助个案中,事主不少是因为错买大热的球队而欠下赌债,有月入不过万的打工仔豪掷3万元赌注而输掉15万元,亦有30多岁的文员欠倩60万元后,逼不得已将物业加按套现几十万还债予大耳窿。 东华三院平和坊戒赌辅导中心亦在世杯周开始今共接获求助个案220宗,较前月增幅达3成之多。当中更有近两成求助者萌自杀念头。 机构推算:全港7万多名青少年赌波成习惯 基督教戒赌机构新希望团契及明光社访问所得,17岁以下的被访者中有6.2%承认曾在世界杯期间赌波,当中表示间中赌波的有3成3,表示经常赌波的亦有3成,推算以香港约有120万17岁以下青少年推算,有7万多名青少年已有赌波习惯。此外在世杯期间有赌博的17岁以下青少年中,约4成是首次染指赌博。 新希望团契执行主任莫玉兰表示,一旦青少年跌入病态的行列,即使世界杯完结仍会继续赌博,加上他们未有收入来源,欠债、隐瞒家人和情绪等不良将令这班青少年成为「高危一族」。 明光社亦表示,世界杯吸引很多人尝试赌波,总干事蔡志森表示:「可见马会宣传成<功,平和基金的『睇波不赌波』策略在各方气氛下被『沟淡』,特别是警方的『不赌外围波』和马会『直播世界杯』的宣传策略下,巿民低估了赌波的严重性,青少年耳濡目染下,对赌博祸害的危机意识不足。」他更表示青少年赌博与吸毒同「不可一不可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