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糭為長者締造愉快回憶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註冊職業治療師周樂融姑娘表示:「『活動即治療』。包糭看似簡單,實際上蘊含豐富的復康元素。長者在參與過程中動腦又動手是很好的認知訓練,懷緬往日過節的儀式,與人互動亦能提升社交能力與情緒健康,製造愉快回憶。」
此外,廣蔭頤養院特別重視將傳統食物與節慶文化融入靈安護理的理念,透過味覺、嗅覺和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為長輩帶來貼心的靈安晚期照顧。包糭亦不僅是手藝的傳承,更是一種情感與記憶的連結,喚起過往的生活片段,促進內在的平靜。並在熟悉的節日氛圍中重拾生活的意義與尊嚴。
周姑娘補充道:「我們希望長者透過靈安護理能感受到被尊重與被理解,傳統節慶正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讓他們感受到自身仍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即使在頤養院亦能共渡佳節。」
靈安護理以人為本
是次活動由廣蔭頤養院復康部及社會服務部團隊策劃,邀請香港理工大學職業治療課程學生、家屬到頤養院與長者一同參與這項具傳統意義的包糭體驗,藉此透過靈安護理促進長者身心健康,並為年青職業治療學生提供寶貴的實地學習平台。
參與協調此項協作的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實務助理教授(職業治療)林蔚雯說:「學系非常樂意與業界合作,特別在頤養院的真實環境下讓學生在觀察和學習。透過與長者互動,學生能更具體了解長者需要,汲取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務的經驗,這對未來投身職業治療領域有很大幫助。」
活動中,學生們不僅親身體驗如何與長者溝通合作,更在團隊的指導下,了解頤養院轄下的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如何設計具治療性的日常活動,將「靈安護理」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每一個治療細節,並且推動跨代共融,承傳美好的華人傳統文化。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提供一站式「關愛‧靈養」綜合安老服務,包括24小時護理照顧、復康訓練、心理輔導、社交及靈性支援,特別為認知障礙症長者設計專屬照顧方案,並設有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提供體弱長者臨終關懷服務,以及短期和長期住宿選擇,全方位關顧長者身體、心理、社交及靈性需要,幫助他們在尊重、自主的環境中,活出充滿信、望、愛的豐盛晚年生活。
(資料來源:編輯自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