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水》多位作者以"异中求同"为主题,针对分折跨文化婚姻中的冲击和困难,并提供一些实质的建议。
差异不在文化 关键在于爱
跨国夫妻间普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造成的冲突往往是导致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一名作者提到,接纳十分重要,但只对琐事包容及忍耐是不够的,他以主耶稣为例祂以无条件的爱接纳每一个人,向遭人痛恨的税吏撒该打招呼、为犯奸淫的妇人说话、伸手抚摸麻疯病人,治好他们,又把小孩子迎到自己的面前等,说明真正的接纳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另一问题是异国中的婆媳关系。该作者又建议要相互理解和信任,先改变自己的心态和顾及他人的情感。他提到英国有位刚刚去世的110岁老人曾的五个长寿的秘诀中,其中之一就是总去看人好的一面而不去理会坏的。
另一作者则重申"文化不等于国籍"这个观点。他认为文化差异来看很多层面,但以爱接纳才是重点:"比如一个英国人和一个中国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不见得会大于一个单身白领女生和一个有五个孩子的全职母亲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不见得会大于一个基督徒和一个非基督徒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名叫彼得的作者更给予几点相关的忠告:
1. 多提问题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不要先入为主地假设对方的想法; 2. 共同讨论你们对未来的期望并委身于同样的目标; 3. 尽可能地沟通,不要对彼此隐藏真实的感受; 4. 学习换位思考并试图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5. 要有耐心。
令婚姻更美满的"三角关系"
另一作者认为在跨文化婚姻中,一定要花时间去分析原生家庭对自身的影响,然后坦诚让伴侣知道。不过,他又指出每个人在婚姻生活中都是谦卑的生命,所以只有靠耶稣基督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子,且能完整去爱伴侣,建立一个以耶稣基督为一家之主的家庭。
他又表示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婚姻冲突,最重要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健的"三角关系"──神、夫、妻:"夫妻之间若没有神作为『一家之主』,二人关系很容易左摇右摆,而且当我们与神有健康的关系时,爱和顺服才能完全显明出来。"
他又强调当夫妻二人更像基督时,彼此的关系就不单单靠"人力"去维持,是"如有神助":"往往透过与神交通,我们可以重新得著一颗温柔的心。"
异族婚姻的孩子教育
一位作者关心到异族夫妻在教养孩童上的冲突。因教养模式或多或少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教育理念:诸如东方重视学业上的成绩,西方则重视孩童的个性发展和快乐。
然而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教育方式,客观地说都是各有长短。因此他认为,如果善于运用智慧,做到及时地沟通好良好的协调,在孩童教育问题上有认识地扬长避短,将中西方教育的精华融为一体,争取异中求同,就可以择优而行:"如此,异国婚姻家庭中的孩子非但不会被父母在教育方法的分歧上导致的矛盾所困扰,反而比其他单一族群的孩子拥有更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