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批中學教授性傾向不足 明光社籲尊重家長意見

平機會批中學教授性傾向不足 明光社籲尊重家長意見
(圖:freepik)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佈研究,指中學性教育課程保守,半數受訪中學無教授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課題,建議教育局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關注生命倫理機構明光社回應,有關議題在社會未有共識,呼籲制定性教育內容時納入家長意見。

平機會:教師因宗教信仰避談同性戀

平等機會委員會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成功以問卷訪問203間中學,以及焦點訪問26位中學校長、教師、社工等,研究本地中學實施性教育情況,並於日前發表報告。

研究發現,大部分中學在性教育課程著重於生物及生理知識,沒有觸及性平議題。在教學方面,有教師因宗教信仰避談同性戀、安全性行為等敏感議題。縱使兩成六學校在初中宗教教育科教授性教育但仍保守 ,半數受訪中學亦沒有教授性傾向、性別認同課題。

平機會指,本港性教育普遍不足,建議政府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訂明建議課時及資助學校製作教材,同時建議教育局重新採用並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

明光社:性教育受爭議聽取家長意見

明光社就平機會研究報告在網站發文回應,指出性別歧視條例的重點是在保障男女平等、防止性騷擾,而不是提倡一些社會並沒有共識,本身充滿爭議的倫理問題,例如有關性傾向和性別認同的討論。

另質疑平機會報告,建議所有在中學負責教授性教育的教師必需接受專業發展培訓,包括性傾向與性別認同,以及性、法律與倫理等,「問題是由誰去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以及如何處理一些有爭議的倫理問題?」

同時並指,一些團體經常強調的所謂價值中立的性教育,其實本身已是一種強烈的價值取向,不如對性別、種族包容尊重具有清晰的價值取向,然而提到性教育卻不能。

明光社認為,性教育本身也是價值教育,家長的價值取向不應被忽視,制定相關性教育內容時,不能將家長意見排除在外,更不能被某些建議壟斷。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