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讲座一开始我就问家长对于是次讲座的期望,有两位家长分别指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位说:"我每天也和中二的仔仔斗争,每天也很不愉快,我真的不明白为何我个仔的自理能力那么低。"可以举一个例子吗?"例如,每天起床我也要求他把床舖好好执拾、折好被才可以离开房间。但每天也几乎是争执收场。"我的回应是:不折被有什么问题呢?那位妈妈激动地说:"他若不培养整洁的习惯,将来工作一定被人炒啦。"为甚么不折被就会被人炒呢?我打趣的说,当我还是中学老师时,我的座位也是乱七八糟的,但一来我没有因此被人炒;二来我自己是确实知道我的"废墟"中的物件放在哪里。
其实我觉得现今的孩子很多时也颇有批判精神,他们若不知道为甚么要完成那工作时,他们是不愿完成的。折被就是一个例子,他们会问为甚么要折被呢?折被是为了谁呢?但孩子真的问起时,很多家长也答不出原因来的。有一位在场的家长举手回答:"为了责任啰!"孩子会问是为了谁的责任?为甚么折被是责任?是妈妈喜欢折被就要他们折被吗?另一位家长说:"那过年时都好应该折被啦,但我个仔连年初一也不折㖞。"但孩子仍然会问,为甚么过年就要折被呢?房间又不是其中一个景点,当亲友来时,又不用开放房间给人观赏的。很多年青人都会驳嘴,夜晚又再睡觉,折被有何目的呢?有一位妈妈在礼堂嚷道:"你今朝食完饭啦,夜晚咪又系要食过!"在场的一众家长大笑起来还连连点头。我却立刻回应:"呢位妈妈,你的比喻非常不正确,我们今天不折被、明天不折被、大后天不折被,我们不会死的;但我们今天不吃东西、明天不吃东西、大后天不吃东西,那就有祸了。"
没错,现在的年青人的确越来越难教,以往当我们教他们一些东西时,他们不同意时,家长可以诉诸权威:"我系你阿爸阿妈㖞,你就要听我讲!"但今天的小朋友很会说话和思考,我特别听到一些外国的朋友的仔女,他们的回应可能令你很劳气的,他们听完你诉诸权威的答复后,回应往往是:"So?"或者是"So what?"想深一层也的确是,是否以长辈的身分压下来就代表所说的合理?要click进现今孩子的心,或许要让他们觉得你们是合理的,留意,不是你们觉得自己合理,而是要让你们的孩子觉得合理。只要当他们问到何解要做时,家长能有条不紊的解说,哪怕你是说教式、命令式、权威式的要求,他们也会心悦诚服,无从反驳。
完了那讲座,有几位学生对我说了一些父母说得不合理或听不明的话,"你食我的、住我的,你就要好好读书啦。"这是你养他们的理由吗?"食不言,寝不语",若吃饭时孩子想跟你谈谈学校生活,你却如此回应,你估吃饭后他们还有兴趣跟你说话吗?若非牵涉大是大非的情况,相信家长实可与孩子一同讨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