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总以为他经常挂在口边的"哥士的"是虚构的东西,为甚么家中发生所有棘手的问题,好像都可以用哥士的来解决?"观众朋友,你可以用哥士的加几多几多甚么甚么,就可以解决了。"近期经常在收音机听他的节目,都是听到他这样说,总忍不住会心微笑。或许另一个更深入民心是在《逃学威龙》中他饰演一位没有记性的化学科老师的角色,这个笑话相信都会令每一个香港人会心微笑,"各位同学,这个实验重最要的是记性,呢位同学,你叫咩名?"周星驰回应:"周星星。"转头老师又问:"呢位同学,你叫咩名?"
数天前,驾车时听到电台节目已觉得有点古怪,因为平日应该是他做节目,谁知却只是由一位女DJ读出一些曾sir的建议,原来那时他已在医院弥留之际。他的离开或许不会有太多香港人流泪,但对香港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在六、七十年在香港主理家事常识而闻名,有报章说他是"小博士",我觉得应称呼他为"大博士"才对,他对家事常识真的是了如指掌,每当有人问他怎样解决某些家居问题时,他总好像不需多作思考就很简洁地解答了。他的确是男人的榜样,因我自己一直都对"家事常识"一窍不通,总觉得身为一个男人应该略懂一二。"哥士的王子"走了,或许我们是时候生性点,好好增值一下自己在家事方面的常识了,因为以往你只要打个电话到电台就可以解决的"小"事,今天师傅走了,要靠我们自己了。
曾sir放心,虽然你不记得周星星同学的名字,但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曾经有一位家事博士――曾近荣,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家事疑难。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