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一名基督徒鼓浪隐士于3月7日在《福音时报》发表文章,罗列近代来华的10位女宣教士,现先列出5位。
鼓浪隐士首先列出的人物是艾德赛(Ai Desai, Mary Ann Aldersey),她生于1797年英国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鸦片战争后,宣教士得以进入五口通商的口岸,艾德赛被"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派往宁波,成为首位来华的女宣教士。她专注教育,1844年在宁波建立一所女塾,为中国最早的女学,广大妇女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第二位是艾伟德(Weide Ai , Gladys Aylward):积极从事收养孤儿事业。鼓浪隐士指,她生于1902年伦敦北部,1930年来到中国,中日战争爆发,中国出现大量孤儿,她设立孤儿院,1940年战争形势恶化。她带著孩子长途跋涉385公里到达西安而安顿下来。1949年往台湾成立"艾伟德儿童之家"。
第三位是安美瑞(Mary Andrews):服务于浙江教会。鼓浪隐士又指,此人生于1915年生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年轻时听到戴德生的见证,因此也想到中国宣教。于是加入圣公会的差会。1938年9月14日,23岁的安美瑞独自一人从悉尼启程前往中国浙江地区侍奉,此时正值抗战时期,她负责教授英文和圣经,藉著与学生接触,将基督福音介绍给他们。
第四位是德本康夫人(Matila S. Calder):金陵女大创始人。鼓浪隐士称,她生于1875年5月16日的美国康乃狄格州。1902年与丈夫赴中国,但不久丈夫安息,她化悲痛为力量,促进女子教育,在南京建立金陵女子大学,为中国社会培养不少妇女人才。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有"999朵玫瑰"的美誉。
第五位是和受恩(Margaret E.Barber):倪柝声的属灵导师。她生于1866年英国萨福克郡,1895年加入英国圣公会,翌年3月抵达福州,后脱离差会,1911年以独立宣教士身分再来华,在福州的闽江口附近布道,20年代,有不少中国年轻信徒来拜访她,其中就包括倪柝声。
倪柝声受她影响至深,与许多华人信徒高举"追求属灵生命"的信条,并一直延续至今。虽然这种神学思潮给教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反理性、律法主义等),但改变了一些信徒的生命。她可说是改变中国教会发展的重要人物。
鼓浪隐士认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远涉重洋来到东方古老的国度传播福音,为中华福音事工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