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堂區伯平(末講):生命迷宮怎續航

午堂區伯平(末講):生命迷宮怎續航
區伯平牧師帶大家遊歷古代信心之父亞伯蘭的生命故事,同時提點我們信心歷程的要點。
港九培靈研經會最後一日,「從亞伯蘭到亞伯拉罕—敬畏人生五味架」第九講上區伯平牧師繼續與大家閒話家常談信心之父的故事,並與大家重溫各堂重點,完滿結束講道會。今日經文自創世紀十七章1至8節。

五味架人生上帝導航

99歲,亞伯蘭開展他人生中段下半場轉眼24年,他由75歲離開哈蘭到迦南,轉眼四分一個世紀。大家想想24年前的8月,我就坐在這禮堂第二排的小角落。

人生苦短時光飛快,講道會九堂訊息從亞伯蘭到亞伯拉罕是他人生中特別的日子。他敬畏上帝進程對你有什麼意義﹖我會邀請你立志,這也是上帝叫亞伯蘭做的。生命全是恩典,但對愚昧人人生像迷宮,來到人生的站頭,我們要常與上帝重新立志,否則會在迷宮越走越深。

當我們按照不同的時段重新立約定焦上帝時,敬畏上帝雖然仍是五味架的人生,但我們會有方向,因為上帝是我們的導航。希望2013年培靈研經會會成你信仰生涯的一個里程碑。所以大家一邊聽一面想:亞伯蘭這24年的成長進路對你有什麼意義﹖你要怎樣回應﹖

99歲,他等了四分之一的世紀,從聽到上帝的超現實應許已四分一世紀,太太撒萊仍無所出。原本埃及人妾士夏甲所生的兒子已13歲了,我們相信亞伯蘭看到這兒子心裡安慰。任何做父母的看到兒子13歲了雖辛苦但仍是安慰。但上帝仍說這一位不是,從撒萊所生的才是。24年共8720多日,每一日多年來他每天都帶著上帝未實現的應許渡過,所以亞伯蘭信仰的生命跌跌蕩蕩,偶有轉變,但能夠堅持來到今天毫不容易。

上帝呼喚亞伯蘭再次立志「作完全人」

來到這天,生活像過去24年的每一日一樣,亞伯蘭內心再次感悟上帝與他談話。我們剛才讀創世紀十七章1至8節,其實十七章幾乎全是上帝對他說話。聖經記載上帝不斷向他講話,但從沒現這麼長的情況,上帝從來沒給他講那麼多,幾乎是整個創世紀十七章。

透過這次上帝對他最長的話,亞伯蘭和上帝建立了從未如此親近、如此具體的關係。其中1-3節是其中的講話。99歲,快成百歲老人,是一個人生關口。我們很多人有歲數的關口,這些歲數對一些人來說是人生新里程。

99歲時上帝呼喚亞伯蘭再次立志。上帝一開口說:「我是全能的神。」我們有很多對耶和華上帝的稱呼,突顯上帝的一些屬性或作為,如萬軍之耶和華。因著這些上帝的屬性成為我們的力量和安慰。

上帝向亞伯蘭自我介紹為「全能的上帝」,開宗明義突顯這屬性。似乎是:亞伯蘭四分之一世紀都搞唔掂,而全能的上帝似說:我有分數,我會為你成就這事。所以當要求他再次立志時上帝標明,我有能力成就應許,至於為什麼等這麼長時間非人能明白,在介紹這屬性之下要求亞伯蘭一件事:「你當在我面前行走」(2)在上帝面前按照祂的旨意和生活行走生活,你要按上帝的吩咐,行得合上帝旨意。

當中關鍵句是「你要作完全人」。今天我們會從道德入手理解。這字其實有更廣闊的意思:你要對我的旨意貫徹始終,有始有終,堅持到底,如此與下文可相呼應,另一意思是:「你要作能完成的人。」上帝的話與新約經文一句話互相呼應:耶穌基督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所以上帝在此處呼籲亞伯蘭再一次立志,不要半途而廢,即使再多的苦也已堅忍了四分一個世紀,其實上帝對他不離不棄,所以你也要對我不離不棄。聖經是說叫他「作完全的人」。

上帝在要求,也在邀請,也是向歷世歷代我們「亞伯拉罕的後代」發出邀請。難道我們活在現實世界的五味架在敬畏上帝路上經歷的事上帝不知道嗎﹖所以上帝亦按時按某里程堅定亞伯蘭,如十五章下半藉著當時社會立約的禮儀跟亞伯蘭立約。至高的上帝要跟卑微的人立約嗎﹖上帝的愛俯就卑微的人。

亞伯蘭心悅誠服響應呼召

上帝要亞伯蘭立約,要完全完成信仰歷程,就是一生信靠上帝。

亞伯蘭如何回應﹖「亞伯蘭面俯於地」,用身體語言表達他的心悅誠服,接受上帝呼召要求邀請,積極響應,再次立志完成一生的上仰,完成一生敬畏上帝的歷程。他沒講話,卻用身體語言。有時刻意的身體動作深化我們的決定勝過千言萬語。

十五1上帝再肯定他的應許時他退而求其次,所以我們看到他的信仰又邁向一步,這在我們人生到了一點時停步後向。生活中很多躁音令我們人生焦點模糊,所以上帝教他克服人性困難,定時和上帝立志。當上帝盼望他有個有始有終敬畏上帝的生涯時,上帝亦按祂的方法幫助他對上帝有所依靠,所以這次立志帶了隨身標記作為他的提醒,避免世間的酸甜苦辣令他走歪路。他兩夫婦起了新的名字。「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5)另一隨身標記是割禮。創十五下半部上帝俯就卑微的人,用立約的祭禮,在祭禮當時很激動,過後因生活的現實淡忘。在研經會也是如此。隨身的標記就成為他時刻提醒,所以上帝教他要珍重按時重新的立志。

剛才經文描述他第一個隨身標記:改名字,關於割禮的沒時間看了。第5節:上帝說:「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由這節開始亞伯蘭名字就不再用,而亞伯拉罕的名字踏上聖經舞台。上帝提示他重新立志開啟他信仰生涯的新一頁,亦是他人生的新一頁。亞伯蘭的名字的意思今天不大能肯定,亞是「父」的意思,「伯蘭」是崇高,就是「崇高的父」,由小到大別人提他的名字提醒他尊神為聖。

「亞伯拉罕」的名字從亞伯蘭延伸,「亞」是父,加上「伯拉罕」是「多國的父」,原本上帝是父,如今把「父」的名字給了亞伯拉罕,讓他的名字作「多國的父」。上帝把父的地位給了亞伯拉罕,讓他的人生有了新光彩,以後人類都要學他敬畏上帝,歸入上帝的豐盛,所以今天的人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亞伯拉罕的名字提醒他要成為全人類敬畏上帝的樣板。他面伏於地的立志,開展他人生新里程,也把救恩的福樂帶給我們眾人。

上帝用祂全能的屬性作他應許的保證

第6至8節:「生養」、「國度」、「君王」、「世世代代」、「永遠的約」、「永遠為業」上帝的話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句句實在,絕對不是空話。聖經在這裡用精煉的語文結構,表達上帝的應許,這應許加上標記所立的約,絕對的肯定,整個應許到立約的過程是全能上帝的安排,上帝用祂全能的屬性作祂應許的保證。

信仰上帝敬畏上帝似把人生押給上帝,將整個人的一生成敗苦樂押在聖經的教導上。你不要以為冒險,上帝冒的險更大,用祂的名聲作抵押,我們這小小的人,上帝用祂的聲譽、祂的屬性保證祂的應許必然實現。上帝是全能至高,如何全能至高超乎人想像,但上帝應許給了我們這些現世軟弱的人,上帝想不透的的恩典給了我們這些無能的人,所以在我們的感受上怎會不覺得超現實呢﹖在我們的實踐承受上怎會不覺得有所為難呢﹖

這就是「信」。信就是相信我們自己的愚昧無知無能,信亦是接受上帝全愛、全智和全能,接受上帝能人所不能。我如果不超越自己,在迷宮中處處碰壁,如果我們期望上帝做的事我們想得通想得到的話,那也不需要上帝,那也不是上帝。人一定不超越自己,敬畏在我們之上的上帝才能走出生命迷宮,或在生命迷宮中成為我們成長的歷程。敬畏上帝是唯一的出路,祂像在上頭看著下面皂迷官,哪裡有路哪裡沒路祂完全清楚,我們在迷宮中完全看不到,所以我們要完全信靠上帝。

回味人生24年

亞伯拉罕響應上帝的呼喚,毫不猶疑再次立志。似乎已失望了四分之一世紀是人生中絕對不容易。我們敬畏上帝並不定能了解人生所有問題,但沒有上帝人生只會更淒苦。我們回味一下他走過的24年。

第一講「生育兒女人間世」,能生在世上很寶貴,世界是上帝所造的,友情親情很寶貴,所以人生可戀,我們要熱愛生命,要好好活著。

第二講「生離死別活下去」,我們敬畏上帝,但仍生活在邪歪世代,是一個已經被罪惡玷污的世界,所以人間社會的所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一樣遇到,信主後仍活在真實世界,所以仰望上帝定下人生方向,甚至為自己的境遇有一個正向依靠上帝。

第三講「生活奮鬥新機遇」,我們大部份人是凡夫俗子普通人,每天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忙碌,生命意義人生價值難道這樣﹖生命的突破在於聆聽上帝的呼喚,接受那似乎對我們不可思議的呼喚。

第四講「生存逆境亂陣腳」,信了耶穌也要吃飯,信耶穌亦有很多人生責任,現實生活的利害經常搖晃信仰:真的值得嗎﹖這樣行、這樣付出值得嗎﹖但聖經說偏離上帝生命更淒涼,好像行屍走肉,生命更沒意義,人生更沒價值。

第五講「生疏親情落寞心」,家人關係家族關係難以說清,很微妙,又親密特別多苦,家族關係成為一件困擾很多人的事。聖經提示我們清心仰望上帝,如此可得最大的慰藉,可以承受我們沒想像的、上帝給我們的。

第六講「生財有道適取捨」,我們生活在世間需要財物、物質,我們珍惜這些因著辛勞上帝賜予我們的,但我們要將這些身外物放在適當位置,原則就是上帝所有財物上帝所賜,有財物不一定有上帝,有上帝就擁有一切。

第七講「生機無奈求其次」,每個人信仰歷程不同,不過相當多信徒人年紀大時才信。起初可能向我們講救恩時又說他迷信,但轉頭自己又戴生肖項鍊,直到人生很多挫折困難,沒有出路,到了幾乎絕境就逼自己「姑且聽一下」,然後經歷到上帝的恩典,人生的難題解開。但大多數人長大信主這樣,我有這樣這樣難題,這個神幫我解決,所以我就信他,萬一祂不「靈」就換另一個神吧!

但我們信耶穌敬畏上帝不是這樣,這可能亦是我們某些人的歷程,都是上帝的恩惠,但敬畏上帝不是要祂成為我們超級工人為我們服務,我們信耶穌,敬畏上帝是讓祂成為我們的主,不是我們去管上帝怎樣做,如此的話我們會將至高榮耀的上帝眨低矮化為民間信仰。固然我們沒有人希望自己碰到疾病,我們不求上帝求誰呢﹖不過這不是我們唯一敬畏上帝怕上帝,我們敬畏上帝因為祂就是我們的主。所以「生機無奈求其次」提醒我們在信仰歷程中當遇到艱難困苦時,當然要用上帝的所賜的知識、經驗、智慧,但最後歸根還是上帝,任何方法都不能超越上帝,不能用小聰明。

第八講「生不逢時誰之過」再次提醒上帝高過我們,上帝意思高過我們,不要合理化小聰明,否則只會招來更多問題。

今天第九講「生命迷宮怎續航」,學習亞伯拉罕,接受響應上帝的呼喚,在人生不同的站頭停步,想想上帝的恩典,重新立志,上帝會帶領。

結語及呼召

這九節堂沒給大家講什麼,這些聖經故事大家都熟悉,我像在與大家閒話家常一樣,去體會亞伯拉罕人生中段的現實:他如何像你像我跌跌撞撞經歷上帝的恩典,這幾天大家像在鄉下住一下聽聽故事,或者現代化一點輕輕鬆鬆喝杯好茶慢慢細味,或者比較潮流的在咖啡室那裡,我就像一個嚮導帶大家進入生命花園,切實感受聖經的生命故事,有血,有汗,有淚,大家熟悉這些聖經故事,但可能你從來沒碰到過它的脈絡,沒體會過這些是活生生的人,像我像你。今日你的遭遇情況感受苦惱,不單是你,歷世歷代的人都如此,連我們的信心之父的第一個亞伯蘭也是這樣。我相信當我們活生生進入聖經故事明白向我們說的話,聖靈就會度身訂造向我們講需要的話。聖經是神的話、不是神話,不是只讓我們欣賞。讀經聽道是與一個對話,當我們明白聖經所講的活潑的、活現人間的訊息時,是上帝向我們發出生命的呼喚、生命的邀請。

我一開始就問24年前你怎樣,看過亞伯拉罕的故事,你接下來的信仰生涯怎樣呢﹖我們的身體都會成長,讓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跟隨上帝,藉著每年培靈研經會成長。以下我邀請大家默默想一下,我們不妨合上眼睛,簡單默禱。可能你信主以來已經多次立志了,多年都如此,都看化了。你要學習亞伯蘭,走向成熟不要轉向世故。每個人背後都有生命故事,有人眼淚多些,有人歡笑多些,但在敬畏上帝的五味架下,我們可以再次立志從主。

亞伯蘭「做完全的人」,上帝也呼喚我們做完全的人,貫徹始終不離不棄,走完一生敬畏上帝的路程,

我亦邀請大家像亞伯蘭一樣用身體語言,我不想你悄悄的在座位上,亦不想大家一起起立那樣,這是你自己的重要時刻。我邀請大家,如果你想再次好好明白聖經,聽了多天原來聖經如此活潑,聖經不是寫給牧師看的,是寫給你看的,你願意好好的明白聖經,然後你立志更新生命,無論你在信仰生涯有多少眼淚,再一次更新,好好的定位愛主,又立志愛教會。教會也面對很多問題,你越發現多問題多麻煩你起留心,教會建立你,你亦要建立教會。我們立志用積極的生命見證主。有以上種種決志,要再一次立志好好認識聖經,好好愛自己教會,好好更新生命,請你站起來,你記住這一日:2013年8月10日中午時分,你在上帝面前再次站起來,是你個人重要的再一次立志。旁邊的人成為你的見證,和你一起走復興之路。

剛才我說24年前我坐在第二排的位罝,在座有沒有立志好好讀聖經,甚至你要將來成為一個教聖經的人,甚至你將來要成為藉著聖經真道去服侍上帝、傳揚福音的人,你立志讀神學奉獻自己好好認識真理,然後服侍上帝,建立教會,當年我這樣,今天你也可以,有這樣的人請你舉手。

希望站著的和舉手的人記得2013年8月10日中午你再一次向上帝立志「要作完全人」。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