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达强牧师:城市导向教会观之下的"教牧职事" 第一届周年牧养研讨会分题报告 編輯室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上午1:48 第一届周年牧养研讨会探讨"教牧职事",多位教牧从不同角度分享,尝试从具体华人教会经验及牧职实践探索"教牧职事",其中中华基督教会长沙湾基道堂主任牧师邓达强牧师的报告,对比了传统的教会观以及城市宣教的教会观,以及两观点之下的"教牧职事"。 邓牧师表示,一般教会讲述的教会观,以使命为中心出发,关注教会本身的发展,比如教会人数的增长、培养多少领袖,开多少个分堂等,以这些去衡量教会"业绩"。而城市宣教的教会观,不是指向教会本身的发展,而是城市导向,建立一个合神心意的教会,远景是"建立一个新耶路撒冷城"。所以教会除了追求信主人数增长,布道外,亦注重社区工作。比如是建立职场教会,无墙教会这样的概念。 他表示,城市宣教的焦点,是回应社会处境,在香港贫富悬殊和人口老化是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教会需要去回应的。例如教会可以思想如何动员退休人士,使用余生的黄金时间,为天国做更多的工作。当教会如此定位的时候,事工范围亦扩濶了,教牧的职事也跟著扩濶了。目标不只是自身的成长,而是建设上帝所塑造的、合神心意的城市,这就是城市的转化。 回到"教牧职事"上,牧职是专心推动承负上帝的召命,被分别出来的;第二牧职是承传圣徒各尽其职,承传上帝在其生命的使命。邓牧师表示在圣经里面,有一个末世召命的教会观——更加看见朝向末世的路的召命,尽心尽意。所以总结起来"牧职"的第三点,是城市导向,转化城市。 他指出,转化城市包括文化层面和社会结构层面,需要教会在职场侍奉上在文化、政治层面有影响,这样需要在这些层面上有参与。他表示普遍以教会增长为重的华人教会,需要更多关心社会和邻舍,多做职场的见证。 第一届周年牧养研讨会探讨"教牧职事"相关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