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強牧師:城市導向教會觀之下的「教牧職事」

第一屆週年牧養研討會分題報告

第一屆週年牧養研討會探討「教牧職事」,多位教牧從不同角度分享,嘗試從具體華人教會經驗及牧職實踐探索「教牧職事」,其中中華基督教會長沙灣基道堂主任牧師鄧達強牧師的報告,對比了傳統的教會觀以及城市宣教的教會觀,以及兩觀點之下的「教牧職事」。 鄧牧師表示,一般教會講述的教會觀,以使命為中心出發,關注教會本身的發展,比如教會人數的增長、培養多少領袖,開多少個分堂等,以這些去衡量教會「業績」。而城市宣教的教會觀,不是指向教會本身的發展,而是城市導向,建立一個合神心意的教會,遠景是「建立一個新耶路撒冷城」。所以教會除了追求信主人數增長,佈道外,亦注重社區工作。比如是建立職場教會,無墻教會這樣的概念。 他表示,城市宣教的焦點,是回應社會處境,在香港貧富懸殊和人口老化是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教會需要去回應的。例如教會可以思想如何動員退休人士,使用餘生的黃金時間,為天國做更多的工作。當教會如此定位的時候,事工範圍亦擴濶了,教牧的職事也跟著擴濶了。目標不只是自身的成長,而是建設上帝所塑造的、合神心意的城市,這就是城市的轉化。 回到「教牧職事」上,牧職是專心推動承負上帝的召命,被分別出來的;第二牧職是承傳聖徒各盡其職,承傳上帝在其生命的使命。鄧牧師表示在聖經裏面,有一個末世召命的教會觀——更加看見朝向末世的路的召命,盡心盡意。所以總結起來「牧職」的第三點,是城市導向,轉化城市。 他指出,轉化城市包括文化層面和社會結構層面,需要教會在職場侍奉上在文化、政治層面有影響,這樣需要在這些層面上有參與。他表示普遍以教會增長為重的華人教會,需要更多關心社會和鄰舍,多做職場的見證。 第一屆週年牧養研討會探討「教牧職事」相關新聞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