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牧师带领的马来西亚美里福音堂,已发展到十一个分堂,并差派大量海外宣教士。蒋牧师藉著《圣经》历代志上12:32,勉励我们要学习以萨迦支派,能够洞识世情,掌握时机,知道该作什么。他引述唐崇荣牧师在1980年华福会上的一句话:"我们在写历史"。我们看见马礼逊等宣教士已经写下美好的历史。我们也要为上帝写出永恒的历史。有时我们不敢写,是因为我们惧怕前面没有路,但路是人走出来的!蒋牧师引述宣教士李文斯敦的传记《深入非洲三万里》这样写道:"我一生走了很多错路;但当中也意外地走对了很多路…"。
随著中国的崛起,大量农村背景的信徒迁移到城镇。他们正需要大量富有城市宣教经验海外信徒的帮助。中国教会正朝著向外宣教的方向发展,需要借助海外宣教士的经验。海外华人擅于经商,也要学习如何透过经商来宣教。神让华人分布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今日世界不同地区入境的难易程度各有不同,但都难以将所有华人宣教士摒诸门外。
谈到华宣未来的挑战,蒋牧师认为仍旧是华人教会如何走出自私,走出内向,和如何集中焦点的问题。根据华福的统计:今天海外共有七千家华人教会,只有一千家有差传宣教。到底我们关心自己多,还是关心神的国度多呢?植堂和差传若没有足够的人材,会流于纸上谈兵。教会训练足够像以萨迦支派通达时务的人材,是成败得失的关键!蒋牧师分享了美里福音堂过去十七年如何透过短宣训练,为有志差传者提供"中途转换站"。让学员和教会彼此观察是否适合长期委身。效果非常理想!
蒋牧师以一个实例作结:一位由美里堂派往非洲回教地区的宣教士,忠心耕耘了十三年,神祝福这非洲教会大大发展,有了自己的传道人,又能训练自己所需的人材。这位宣教士深有体会地说:成的秘诀是"看准和摆上"。这不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也是二百年前马礼逊和伦敦差会面对的挑战。历史证明了伦敦差会和马礼逊既能"看准",又能"摆上",结出了今天中国教会累累硕果!如今,宣教的棒已经交在我们手上,我们能否"看准和摆上"呢?历史会有公论,神也会追问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