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苦难这个课题时,圣经中的约伯记最能给我们启迪。在4月4日复活节主日的下午,梁家麟博士在温哥华门诺弟兄会颂爱堂一场公开研经讲座上,以"上帝没有放弃,约伯也没有"为题,谈及信徒能从约伯身上学习。
约伯是个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的义人,耶和华却容让灾祸临到他身上。而更令他痛苦的是,他的遭遇不单没有得到三位朋友的理解和安慰,反而受到他们的连番批评和指摘。这三友肯定约伯受苦是由于他犯罪,而约伯却为自己的清白而申辩。
信仰不能把所有事情合理法
梁博士指出了三点,首先,从约伯记中能学习到在迎向不合理的事时,信徒要接纳这些非理性的元素,信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合理法;就像约伯的遭遇很不合理,我们无法用信仰来解释得合理。
在约伯遭到患难时,上帝一直保持沉默,直到约伯记38至41章才开口搭救。上帝在短短的几章中问了约伯60多个问题,当中遍及宇宙万物各样测不透的奥秘。祂要约伯明白,在现实的人生里,很多东西我们都解释不透,我们不明白的事情很多,然而上帝不欠我们任何理由。他勉励弟兄姊妹像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一样,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盼望。
对自己保持真实性
第二,从约伯身上可学习到要对自己保持真实性。梁博士说,纵使约伯的朋友的话听起来十分合理、正义和属灵,其中以利户的发言更是义正辞严;相对而言约伯的辩词就变得理屈辞穷,他多次强调自己无罪,却又很难提出自己无罪的证据。但约伯没有埋没自己的良知,他真实的面对上帝和自己,相信活著的上帝存在,因而说出:"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23:10)
对上帝的认信
最后,我们看到约伯对上帝的认信,他相信最终上帝会为他洗脱罪名。梁博士说,我们的信心往往是在怀疑里面,尽管有很多令我们不信的理由,例如在困境和患难中、在不信的环境里,然而信心叫我们能超越现实,相信信实的主会带领我渡过,正如约伯说的:"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像外人。我的心肠在我里面消灭了。"(伯19: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