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榮牧師奔走港、台、東南亞破解《達文西密碼》 以神學立場指出《達文西密碼》謬誤 編輯室 2006年6月17日星期六 上午2:11 唐崇榮國際佈道團自本月8日開始,經已在雅加達、吉隆坡、台灣等地主講《達文西密碼》特別講座。15日亦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為香港信徒解讀《達文西密碼》,該講座吸引1,800人參與。為回應《達文西密碼》裡的各項論調,唐崇榮牧師除了從神學、歷史和哲學的觀點與會眾對話,亦從藝術(哲學)的看法介入、並分析該書對基督信仰造成的衝擊。 作者假借「達文西」之名開展與事實相違的故事 《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憑藉其驚惊的筆觸,配以巧妙的安排,並假借「達文西」之名開展了與事實相違的故事情節。然而,達文西的三部經典之作,被丹‧布朗塑造為隱藏了基督身世的秘密;《最後的晚餐》有否暗藏「抺大利馬利亞」的可能?就文藝復興時期而言,本身對西洋藝術甚有研究的唐牧師說:「當時,許多畫家筆下的約翰(不論是施洗約翰,還是使徒約翰),大多是以『少女』的形式來描繪,而《施洗者的約翰》裡的約翰便為一例。」 《最後的晚餐》裡所描繪的,與當時猶太人的習俗不同,達文西以長桌代替了「U」型桌,為了細膩地刻劃出門徒們的表情,12種各不同的態度和反應。唐牧師強調:「達文西在這裡所要描繪的,就是基督耶穌面臨死亡前夕,門徒們裡面那種心靈的表達。」這裡,彼得與約翰正在交頭接耳,細聲談論著主將受死的場景。 此外,從「藝術哲學」的角度來看,《最後的晚餐》雖沒有符合猶太教的傳統風俗、規格,但卻表現了以「基督」為中心的世界觀,配以12種不同的表情,更能刻劃其內在的深層意義。而在《密碼》一書裡,作者丹‧布朗對壁畫中「V」字型的構圖,猜想成為代表女性的符號,意含耶穌身旁的就是抺大利馬利亞。 唐牧師回應道:「這是他個人假造歷史事實,死無對證的詭計。」其實,壁畫中多處的「V」字型構圖,是當時流行對藝術動態、慣性的表達方式。而裡面手裡執著刀的彼得,以及聖桌上的13個小玻璃杯,卻被丹‧布朗解讀成「暗藏殺機」和「聖杯就是女人的子宮」的說法,其竄改歷史之意圖昭然若揭。 不要成為受騙的被動者,要明確察看其背後真正的動機 接著,唐牧師就達文西的畫作《聖母子》(The Madonna and Child, 1490-1491)、《聖母聖嬰和聖安妮》(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1510)和《蒙娜麗莎》(The Mona Lisa, 1503-1506),說明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破格的藝術家之一。另外,作者以《人體比例圖》(維特魯維亞)安插了小說人物羅浮宮館長的死亡情境,當中不僅暗示了「反基督」、欺騙的基督教和存有反基督教的密碼等,但唐牧師強調:「我們不要成為受騙的被動者,要明確察看其背後真正的動機。」 丹‧布朗引述毫無根據的文獻 除此之外,作者丹‧布朗藉由虛構人物表達其錯誤的宗教觀、聖經觀、神觀、救贖觀,以及啓示觀。然而,丹‧布朗在書中明顯的犯錯,就是引述毫無根據的文獻;假藉那些具名望、有權勢的人物,來遮蓋其淺陋的宗教觀和歷史觀。唐牧師又就其引用的《聖杯與聖血》,反駁那些錯誤的基督信仰─對象性的信仰和聖物崇拜。 對聖杯最傳統的解釋是在耶穌受難時,用來盛放耶穌鮮血的聖餐杯,但作者在書中聲稱,「聖杯與聖血」就是子宮和孩子的意思,隱喻聖杯是耶穌的配偶抺大利的馬利亞。這明顯是褻瀆了基督的聖名。 此書的實存是抵抗基督教、不信聖經啓示、基督救贖等 再者,丹‧布朗對故事人物的描述,就第一類人物,諸如:羅浮宮館長 (唐牧師訂正為「鑑賞家」)、符號學教授和前皇家歷史學家等,都冠以令人注目的名字;可是,唐牧師認為這僅是令人注目的假象;而第二類人物,唐牧師舉以「息安會」為例,據作者本人所述,息安會是源於公元1099年的秘密組織,但是,回溯息安會的歷史,不僅沒有存在如此組織,那些歷史人物更不可能為該組織成員。 而書中的另一組織「主業會」也非丹‧布朗所述的。因此,唐牧師認為,此書的實存就是抵抗基督教、反對天主教,以及不信聖經啓示、基督救贖等。接著,唐牧師對書中的描述,不論是人物、景境,還是劇情,都作了多方的驗證,不僅推翻了丹‧布朗的立場,更強調現存四福音的正當性,並認為他是否定福音的,作者不僅錯誤引述了死海文書,更引用旁經 (多馬福音、腓力福音、真理福音、埃及福音和抺大利馬利亞福音)作為其立論的基礎;同時,並從方興未艾的女性主義來解構,道出了抺大利馬利亞為耶穌妻子的論調。 唐牧師說,這是顛覆歷史的論調,就如約翰一書所講述的:「那敵基督的出來了。」他們(敵基督的)認為肉身是邪惡的,更不相信道成肉身,也不相信流血成就的救恩,耶和華也絶非那獨一的真神等,這些明顯是違反使徒信仰的,正是所謂諾斯底的說法。 他強調:「現今的27部新約經書在公元二世紀經已定型,絶非任何政治權威下的產物。」最後,唐牧師借用馬太福音的經文,「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作結,勸導弟兄姊妹要保守自己的信仰,並順服真道、尊重聖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