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宣教路
藝術家:周文志
媒體:樹幹、樟木、樹枝、棉布
尺碼:35x50x70cm
跟隨耶穌的代價
在這條宣教的路上,需要向耶穌徹底委身,絕無退路。昔日主耶穌回答那位說要跟從祂的文士時,就是如此的回應他,盼望跟隨耶穌的人要知道跟隨耶穌的代價。跟隨主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在跟隨祂的人是沒有經濟利益之餘,還要捨棄一切。這些代價包括居無定所,沒有一定的住處;面對未知的風霜,也承受很多的吃虧、被藐視和欺騙。主耶穌就以可以安舒的枕頭承擔着我們的安樂窩,奔走那天路不單是當時作為宣教士要冒着宣教征途上的勞苦和艱險,也是現今世代作為門徒和教會領袖的考驗。
主耶穌是在說:「你跟從我,就不能以世界為家。」
—「⼈若愛世界,愛⽗的⼼就不在他裡⾯了。」約翰⼀書2:15
—「你不能既事奉神、⼜事奉瑪⾨。」 ⾺太福⾳ 6:24
每⼀位真⾨徒都要斬斷對世界的戀慕,要破釜沉⾈,毅然決然去事奉主。
—「⼿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路9:62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也在哪裡。」⾺太福⾳ 6:21
為什麼跟隨耶穌是那麼困難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耶穌是一貧如洗,祂實在是罕見的赤貧者;從祂一生的遭遇便可以知道。
1. 主耶穌在馬利亞母腹的時候就已經是顛沛流離,當祂地上的父母到達伯利恆這個小村落的時候;客店不接待他們,主耶穌只可以在馬槽出生。
2. 當希律王知道有一位猶太人的王誕生的時候,他就要殺害耶穌。
3. 主耶穌是生於一位貧困木匠之家。
4. 祂居住的城鎮的人也棄絕祂,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麼?約翰福音1:46
5. 本族人要除掉祂,他們說加利利沒有出過先知。約翰福音7:52
6. 世界的人不認識祂,主耶穌太卑微了,完全沒有世人想像中的王的風範。
7. 主耶穌口袋裏沒有銀錢,他能夠繳稅的銀子,是從魚口中得銀錢交丁稅。馬太福音 17:24-27
8. 主耶穌死時所埋葬的墳墓亦是別人的,是未用過的財主的墳墓。約翰福音19:41
非常立體的經文
我發現馬太福音8:20這段經文是非常立體的,在主耶穌的教訓中祂喜歡用生活例子來向當時群眾能解的道理。祂用很多人都熟悉的狐狸,飛鳥和枕頭,這些具象就成為我創作的源頭。
對於文士發出這個問題/請求,馬太福音8:19 「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裏去、我要跟從你。」主耶穌要向文士解釋跟從祂是居無定所,對於任何一個年代的人來說 : 人離鄉賤,沒有居住的地方,也更加沒有財產,都是悲慘的。沒有人喜歡顛沛流離的日子,飛鳥走獸都有自己的安樂窩,有家庭生活,跟隨主耶穌就連這些基本人權和享受都沒有了。
其實主耶穌要傳遞的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信仰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信仰立場。就正如祂說 :「愛父母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不背著他的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門徒。得著生命的,將要失喪生命;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主耶穌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要孝敬父母,而是說在我們的信仰觀裏主耶穌的教訓是優先!
跟從主耶穌要懂得捨棄
從這段經文裏我們可以看到要有一種觀念就是捨棄,如果我們要跟從主耶穌,為了有美好的門徒見證我們也要懂得捨棄。對於今日香港的門徒來說,捨棄安樂窩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人生的理念中要有一個安樂窩我們看來就說是人之常情,但是在上帝的意念中就是要顛覆我們這個信念!安樂窩並不是我們的終極追求,跟從主耶穌的教訓才是每一位門徒終身渴慕的。
主耶穌沒有拒絕這一位文士他跟隨,只是要讓他知道他真的完全沒有考慮到跟隨耶穌的代價,主耶穌就是要扭轉我們這些既有的人性渴求,進入祂的永恆國度裏就有如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這是要盼望天上的賞賜,不是追求地上可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們在地上所有的東西不能帶進天國!歷代以來人喜歡擁有一些東西來確立自己的安全感;這些人性渴望沒有因不同年代而改變。在主耶穌的教訓中,人生的安全感就是得着那永生之道,以這個道建立我們的世界觀,以這個道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
宣教路這件雕塑寓意我們對待信仰要有嚴謹的態度,上帝是輕慢不得的,加拉太書6:7在走這條天國路要經常保持警醒,在耶穌基督吩咐的大使命中,使萬民相信主;主就常與我們同在了。馬太福音28:20願大家一起為各種不同的宣教方式努力。
專欄作者周文志,「香港藝術動力」創會會長及策展人、「燃亮生命」愛與光巡迴藝術展及「祢的名在全地何其美」基督徒藝術雙年展策展人、靈溢企業老闆、褔音畫家和雕刻家。
【當代藝粹】專欄由《基督日報》與「香港藝術動力」合作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