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绍昌:我们跟从谁呢?

(作者:吕绍昌牧师,现任正道福音神 学院教务长、旧约研究副教授。) 2010年7月底,出名的天主教徒小说家宣告她要离开教会。这是美国的文艺界与宗教界中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对美国教会而言,此事件纵非属灵海啸,至少余波荡漾。对北美华人教 会而言,似乎是不痛不痒的事,恐怕没有多少华人基督徒晓得或关心此事。这是否是华人教会的缺失,各人自有定论;但这现像也多少显示出,北美华人教会要融入主流社会文化 ,仍然有相当的距离。在普世的基督教会中,信徒是相通的,华人教会也不当成为孤岛。 赖斯的表白 这事件的主角名为安‧赖斯(Anne Rice)。她是个通俗小说家,以写神秘恐怖体裁的系列出名,其作品《夜访吸血鬼》及《吸血鬼女王》相继拍成电影。赖斯出生于一个严格的天 主教家庭,但十八岁时,她宣告脱离天主教,成为无神论者。1998年,她生病,有一次特别的属灵经历。她自称为宗教上的觉醒,之后宣告重回天主教的怀抱,并且发愿,她的笔 将"仅为基督而写"。2008年,她出版回忆录《蒙召出黑暗:一个属灵的告解》(Called Out of Darkness: A Spiritual Confession)。 可惜好景不长。2010年7月底,安‧赖斯突然再度表白她的宗教信仰;在脸书上发表了惊人的宣告:"给那些关心的人,若你不关心,我也理解。今天起,我不再作基督徒了。我豁 出去了。我仍然对基督委身,但不再是基督徒了。对我而言,我就是无法再属于这个吵吵闹闹、敌意、争论不休、并且配得不名誉的群体。十年了,我尝试过了。我失败了。我是 一个局外人。我的良心不容许我再作他想。"过了数小时之后,赖斯意犹未尽,又上网补上更强烈而滥情的文字。她说:"就如我说过的,我不再作基督徒了。我出局了。奉基督 的名我拒绝『反同性恋』。我拒绝作『反女性主义者』。我拒绝『反人工控制生育』。我拒绝『反民主政治』。我拒绝『反世俗人文主义』。我拒绝『反科学』。我拒绝『反生命 抉择』。奉基督的名,我停止信基督教与作基督徒。阿们。" 英语学术界的朋友,将这消息转载。对她这两番无厘头的陈述,我看的目瞪口呆,一时无法消化这长串激烈又矛盾的言辞。但我能想像到,在后现代网络世界中的计算机终端机前 ,必有两种极端的反应:一片错愕哗然以及一片叫好之声同时交织。 矛盾且不负责任的陈述 她当然不是公开宣布离开天主教的第一人,但像她用这般口气来陈述的,却也几乎是绝无仅有了。她离开教会的原因可能值得探讨,也值得留意是否是神给这世代教会的警惕。 虽然欣赏赖斯的坦率,但我却很惋惜她错的离谱。怎么可能同时既对基督委身,却又不是基督徒呢?又怎么可能"奉基督的名,我停止信基督教与作基督徒"呢?怎么可能奉基督 的名,却又以此否认基督之实呢?此矛盾且不负责任的陈述,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赖斯所拒绝认可的,其实与基督无关。她并没有诉诸神学,只字未提教义的问题;甚至原本可能应该是神学讨论的,她都一股脑的打成道德议题,几乎将基督教说成是违反伦理道 德的实践。限于篇幅,不在此讨论她的矛盾与错误。我以为她最大的错误是将太多个人的想法投射入基督的信仰。有论者说,她是现代个人主义的典型。我也认为她是典型的婴儿 潮世代(Babyboomers),被"世俗个人主义"与"宗教个人主义"所乳养长大的婴孩。 值得注意的现像 安‧赖斯的震荡很快就会过去,但教会如何在一个对基督信仰误解与轻视的社会中,赢得这世界,转化并祝福社会呢?比较令人担忧的是,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赖斯,如何让他 们明白过来,而非让世界不断的将教会世俗化。对此,有些教会领袖不断表达出他们的忧心。巴纳曾经说: "教会正一天天地变得更像她所声称要转化的世界。" 2010年底,巴纳报告经过一整年的追踪调查与研究,确认了北美教会的一些发展已经开始形成模式,并将之归纳为数个宏观主题(Megathemes)。我大胆的推测,这些现像恐怕也 是世界各地大都会中的教会所面临的。值得注意的是: 一、基督教会的"神学识字率"在递减之中。以前被视为基本的普世性基督教真理,如今越来越多的信徒将之视为不能明白、也不想去理解的奥秘。绝大部分受访问信徒竟然不知 道复活节与耶稣基督有关联,如此的无知即是一个例证。 二、基督徒越来越关心教会内部生活,而少关心福音外展的使命。基督徒越来越不热衷甚至也不敢谈福音、传福音。传福音的布道会渐渐变得比较像是培灵会,因为越来越少信徒 会热心邀请非基督徒朋友参加布道会。 三、越来越多的信徒对属灵原则不感兴趣,但对实用生活上的解决方案却更感热衷。对多数人而言,信仰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但多数人更关心学业、事业、友谊、游乐、舒适生活 、个人成就、健康等等。属灵与生活有越来越脱节的现像。 四、基督徒对小区关怀的重视与参与,对弱势群体与社会公义的重视,大幅增加,被视为是真诚与爱心的表现。此为可喜的正面发展。 五、后现代主义所坚持的宽容,正在扩大支配基督教会。而雪上加霜的是,低圣经识字率以及缺乏属灵信心的结果,造成美国教会信徒尽量避免作出任何分辨,而采取一味的包容 ,免得被人说成论断别人。所产生的结果是,在教会中道德上或属灵上有争议的话题与行为,都照单被包容了,以至于越来越多信徒甚至不晓得"分辨"与"论断"之间有任何不 同,不理解"辨真伪"与"挑骨头"的差异,不能明白"宽容"与"纵容"并不等同。我个人认为,在当代诸多对教会具戕害的挑战中,莫此为甚。 我们还跟从谁呢? 有人离开教会,有人留在教会却不一定明白真理。我想到当年耶稣讲论生命的粮,祂传讲了难懂而且不是门徒所期待的真理,从此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耶稣同行。耶稣就对 那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想离去吗?"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我们已经相信,并且知道你是神的圣者。"(约六66-69《新译本》) 有人竟然会想离开有永生之道的主耶稣,然而,神的道并不受拦阻,反而日渐兴旺,因为终究人都渴慕永生之道。各样学说思潮有一天会成为过眼烟云,但信者当追求明白这永生 之道,"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犹20-21《和合本》) 蒙允转自《传扬》杂志 。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