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各位弟兄姊妹,主内平安。 大城巿里面,有很多小故事。 某年某月,在一个被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大城巿里,那个晚上,天气寒冷,明哥回到深水埗玉石巿场附近的天桥底。冷风吹来,只觉这个城巿异常冷漠。明哥有的,只是一张舖在地上的床褥、一张薄被、一两袋杂物。在这个富裕的城巿里,这里是最不能沾上"富裕"这两个字的地方。在豪宅璀璨的灯光下,这里显得异常黑暗。明哥是寂寞的人,但也不算寂寞,这里有十多人,这晚一起露宿而睡。 夜了,明哥卷在薄被里,蒙蒙眬眬地睡著了。或许,他梦见自己睡在有四堵墙的屋内。虽然不能说是好梦正酣,毕竟,或是睡熟了。忽然,有食环署的人来,也有警察来,叫醒他,将他的床褥、拖鞋、他仅有的一两袋杂物,全当垃圾被扔到车上。他想取回自己仅有的东西,至少,取回自己的拖鞋,但是,全被阻止。那些人员说,现在是"洗街",要将一切弃置街头的垃圾清理掉。那些东西怎能算是垃圾,明哥心里大叫,这就是他一切养生的,这就是他的所有。 没有了,什么也没有了。明哥连同其他露宿者,透过小额钱债审裁处,向食环署追讨赔偿。有关官员却一拖再拖。最后,当他追讨的赔偿还未有著落的时候,明哥患病离世了。当他死的时候,我想,他可能会问:"为何这个富裕的社会,富裕得容不下一点贫穷?" 这就是我们城巿的小故事。 为了令富裕的城巿显得更富裕,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变得更加一无所有。 主耶稣讲的道理,很多时透过城巿的小故事来表达。 今天,我们看看主耶稣见到的小故事。 讲道经文:马可福音12:38-44 12:38 耶稣在教训之间,说:"你们要防备文士;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的安, 12:39 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 12:40 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 12:41 耶稣对银库坐著,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 12:42 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 12:43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12:44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有一次,主耶稣对他的城巿的现象,作了一番评论。 他说,你们要防备文士。文士,是律法的教师,是社会规范的制定者,是真理的代言人。你们看看他们。"他们好穿长衣游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的安,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他们爱好穿著显示他们高贵身分的服饰,招摇过巿,热衷于人家的奉承,爱好成为社会上的名流,喜欢在社交场合成为焦点人物。这些都是文士表面的生活,若他们只是如此,对他人也没有什么害处。但是,这些不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外表反映其内心。低俗的表面反映低俗的内心。他们的内心如何?主耶稣说:"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做很长的祷告。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他们觊觎寡妇的家产,他们剥削社会上最弱者的资源,他们对无助者落井下石。他们作长篇大论的祈祷,作长篇大论的演说,讲出一大段表面爱护弱者实质剥削弱者的谎言。神判定他们的罪。 或许,我们会说,主耶稣讲的,有何证据? 主耶稣便指出一个社会上的小故事,作为他立论的证据。 12:41 耶稣对银库坐著,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 12:42 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 主耶稣坐著,观察这个社会的运作。 在巴黎,有很多露天茶座。很多人坐下来,饮杯咖啡,看著走过的人群,细味城巿的底蕴。主耶稣坐著,细味当时社会的生活。 主耶稣在哪里坐著?他不是坐在咖啡厅里。他对著银库坐著。"银库",很多英文圣经翻译为 “treasury”。"银库",涉及金钱,涉及人对金钱的态度,涉及这个社会制度如何处理人的金钱运用。主耶稣在这里坐著,要看透这个社会在涉及金钱的事上对人有何要求?主耶稣对著的银库,是圣殿的银库,他在这里坐著,要看看人以神圣的名义如何处理金钱事宜。主耶稣在这里坐著,透过金钱与神圣,剖析人性。 主耶稣看到什么? 他看见很多有钱人,投入了很多钱。为此,我们应该感激他们,也为他们感谢神。他们的付出,造福社群。 主耶稣看见一个"穷寡妇"。寡妇,已经是社会上的弱者。穷寡妇,是弱者中的至弱者。她投下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小钱"是当时流通货币里的最小单位。所谓"大钱",也只是很少的钱。读到这里,我记起我小时候返教会,崇拜时奉献,因为贫穷,只能投下几个毫子。几个"毫子",加起来就是一个"五毫子"。但是"五毫子",也只是很少的钱。为何不投入一个"五毫子"?因为贫穷的人,在日常生活里,只接触"毫子",连接触"五毫子"的机会也很少。这个"穷寡妇"真的很穷。 面对这个情景,主耶稣作了如下的评论。 12:43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 12:44 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主耶稣说,这个"穷寡妇"付出的,比所有人加起来还多。按 Eugene Peterson 的 “The Message” 的圣经翻译,第44节是这样说的:"其他人付出的,是他们不顾惜的;她的付出,是过份的,是她根本不能负担的,她付上了她的一切。"( “All the others gave what they’ll never miss; she gave extravagantly what she couldn’t afford – she gave her all.”- “The Message”)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变得更加一无所有。 主耶稣的评论,究竟有何所指? 首先,主耶稣是要指责当时的宗教制度,这种宗教制度也规范了社会的日常运作。他要指责这些制度的制定人。记得吗?主耶稣曾说,那些文士,那些律法的解释人,"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他们是明刀明枪地去抢"寡妇的家产"吗?当然不会。这些社会上有头有面的人,怎会作这明显的坏事。他们透过"制度"--神圣的制度--去完成这件事。主耶稣坐著,观察这"银库"运作,观察这"银库"制度对一个"穷寡妇"的要求。然后,主耶稣说,你们看,这个女人,她穷得可怜,她一切都不足,她却奉上了她一切所有,她奉上她赖以维生的一切。她将如何生活下去呢? 旧约申命记(如:申14:29)指出,人向神奉献,其中一部分是要用来养活孤儿寡妇的。但是,现在,整个制度却是让贫者越贫,使这些贫穷者赖以维生的一切也被夺走。圣殿不是让穷人在当中找到食物,让他们空手而来,快乐地离去的吗?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是什么将穷人仅有的东西夺走?文士制定圣殿的制度,他们以神圣的理由规定这寡妇要作的奉献。他们的生计依赖这些奉献。神圣的制度保护了他们的收益。他们没有想过,当那寡妇连她赖以存活的一切都奉上时,她将如何生活下去呢? 这些制度的设立,固然有其神圣的理由,固然有其宏大叙事,但是,主耶稣看到的,是这大制度下的小人物。他告诉我们,这个"穷寡妇"的故事,一个无人留意的凄惨故事。看,这个小人物,她告诉我们,这个"银库"制度出现了问题,这个使人找到生命寄托的圣殿出现了问题,那些长长的祷告出现了问题。 主耶稣的评论,不单对当时的宗教领袖说话,不单针对当时的"银库"制度,也针对跟从他的门徒。 跟从耶稣,到底想要什么? 按马可福音的记载,门徒跟从耶稣,要想得到今世的荣华富贵。 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件,很多人跟从耶稣,只是想要今世的荣华富贵。 在马可福音里,主耶稣向门徒预告了三次他将要受死的讯息。第一次是在8:31-38,主耶稣的大弟子彼得即时的反应是"责备"耶稣。可能,彼得心想:"主,去受死,你是否傻了?"然后,主耶稣教训他的门徒:"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第二次耶稣预告他的受死是在9:30-37,门徒的回应却是,争论谁为大。第三次耶稣预告他的受死是在10:32-45,主耶稣另外两个大弟子雅各和约翰的回应,是求耶稣"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主耶稣的回应是:"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生命的神圣意义,在于尊重他人,爱护他人,甚至为了爱他人,放下自己的一切。 主耶稣的门徒明白吗?他们做得到吗? 一个人只顾自己,则做不成主的门徒。 主耶稣对著"银库"坐著,看见这穷寡妇,无论当中的制度合不合理,她因著神的名字,她默默地奉上了一切。经文说:"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这有一种"全然舍己"的意味,她甚至没有顾念之后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作为主的门徒,听到这个穷寡妇的故事,会有什么反应呢?或许,他们仍然会觉得,一个甘愿舍己的人生抉择是傻的。他们记挂的,仍是"谁最大"?谁能在今世的荣耀中得到最高的位置? 主耶稣坐著,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主耶稣教导他的门徒,什么是"多",什么是"少"?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什么是"成",什么是"败"?什么是"丰盛",什么是"空洞"?什么是"真情",什么是"假意"?什么是"真信仰",什么是"假敬虔"? 很多人在这"银库"的故事面前,忧忧愁愁地离开。 这个"穷寡妇"的故事,预示了主耶稣的牺牲,因为讲完这故事后,主耶稣便走向他的十架之旅了。 "穷寡妇"的故事,与主的十架故事一样,一方面批判罪恶的人与制度,另方面却指示真正的信仰人生。 今天,主耶稣对著我们的城巿的"银库"坐著,他要看看这个金钱世界是如何运作的,他要看看在金钱的事上我们活出了什么样的人性。 留心看看,这个在不正义制度下的穷寡妇。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主日崇拜预告: 日期 : 25/11/2012 (星期日) 时间 : 10:30 讲员 : 林豪恩先生 题目 : 尔国尔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