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雜誌於212期、213期及214期刊登Dr. Nick Land 精神醫學與基督教信仰,由董倫賢總幹事翻譯的文章,內容說明醫學界解釋精神疾病的五種模式、精神疾病的屬靈架構、精神疾病治療方法背後的哲學假設等。有助我們從基督徒的觀點來思考理解精神疾病的各種世俗模式;也提醒我們這些世俗的治療模式在某種程度是成左功的,可修補部份因人的墮落所造成的關係損害;許多治療方式具有實證研究基礎,當我們小心謹慎地運用,的確可以幫助精神疾病的治療。他提出的五種精神疾病治療方法的哲學假設,包括解釋疾病病因、療法、基督教信仰回應(價值與弱點),分析得非常精闢透徹。
Dr. Nick Land 的這篇文章引起兩岸精神科醫師熱烈討論。身為精神科醫師又是多年基督徒的我,希望藉路加雜誌表達自己的回應。在醫學院第三年時,因著一對老夫婦向我傳福音,我信主成為基督徒,生命除了對往後懸壺濟世的使命感外,和一般醫學生不同的是上帝付予我重生及傳福音拯救靈魂的另一個任務,也就是說我要熟讀醫學理論,更要在教會裝備自己,熟讀聖經。求學過程中我從未懷疑醫學理論中對精神疾病的解釋模式與自己的信仰有任何衝突,因為我未曾遇見病患的痛苦。直到真正選擇精神科成為我醫師生涯的專科後,才逐漸從醫病經驗中慢慢了解病患的痛苦。他們的身體因精神疾病長期綑綁而導致無美好健康的外形,甚至也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出現流口水、不停抖動、不自主的咀嚼等症狀,失去上帝起初造人的美好形態;再近距離與他們互動時,常使我忍不住哀傷起來;空洞的眼神、焦躁的肢體語言,比手畫腳之間求救的靈魂似乎可以穿透軀殼來到眼前。我常藉由病患所畫出的畫來審視他們的病情,決定治療的方向,但身為基督徒醫師,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用上帝的話、真理的劍像外科醫師一般,直接切斷疾病綑綁的枷鎖。
行醫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中年男性。建築業景氣時他的事業輝煌騰達,在人生巔峰時罹患了鼻咽癌,讓他無法接受,出現情緒低落、沒有胃口、整天不出門、失眠、自殺意念等症狀。起初給予抗憂鬱劑及安眠劑,也嘗試用精神醫療理論模式來治療;過了三個月,症狀未改善,失眠狀況嚴重,我再加重藥量,同時將耶穌介紹給他,鼓勵他參加附近的教會。過了一段時間,他回到門診,告訴我他已決志信主,且要求我降低安眠藥劑量,因他每晚靠禱告可以入睡。我驚奇上帝的靈親自醫治他,而我也更堅定屬靈醫治的幼纂C
有人曾提出一個問題「基督徒是否容易得精神疾病?」答案是教會因著上帝的愛,關心精神病患、接納他們,所以許多病患願意進入教會。教會有這些病患被誤以為基督徒容易得精神疾病。在Dr. Nick Land 這篇文章中有提到因某些教會不成熟的教導和不足的門徒訓練,造成許多基督徒精神病患無法在教會裡得到醫治。他舉例說「糖尿病患者信主後很少被勸告停止使用胰島素,可是對精神分裂患者或躁鬱症患者卻常勸阻用藥!」。
我有一位女大學生的憂鬱症患者,是基督徒,但她向我哭訴她的壓力很大,因為牧師叫她不要吃藥,要認罪悔改,媽媽說她不夠屬靈,要她不斷禱告。這樣情形讓她不敢禱告,不相信上帝的醫治。我安撫她並說明基督徒是人,也會得精神疾病,需要藥物治療,更需要心靈治療,上帝的愛是不變的,她因此重拾對上帝的信心。這是基督徒精神科醫師應當做的。
路加傳道會有巴拿巴團契,是由一群基督徒精神科醫師所組成,希望連結教會與社區民眾,提供正確的精神疾病衛生教育,了解並接納精神病患,讓他們能在社區裡自在生活,教會的牧師、領袖們能得到諮商輔導的知識,協助精神病患得到全人的醫治。
另一個任務是搜集各種靈性治療的實證醫學資料,進行靈性治療的研究,引導臺灣精神醫學走向生物、心理、社會、靈性的治療模式,使精神病患得著身心靈的醫治,成就上帝託付給基督徒精神科醫師的使命,歡迎所有基督徒精神科醫師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
路加執委 官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