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需要 勇敢發言 不隨波逐流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炳光牧師指出教會回應社會需要有洞察力,明察社會需要,要有道德的勇氣,在不敢言的時候敢言,而又不隨波逐流,並有智慧的表達。
教會應該做的就要去做
宣道會基蔭堂主任牧師蕭如發牧師表示,耶穌基督教導我們作鹽作光,但是很多教會卻以「很難做,不知道如何做」或者「缺乏資源」為藉口退卻展開社關工作。他表示自己所牧的教會,相信「問題千奇八怪 黃賭毒有得戒 耶穌開你眼界」,他們主動關心賭徒,幫助賭徒吸毒者戒睹戒毒。他見證過程中以神的道最主,輔導為幫助,拯救失喪的靈魂。
「我們不是問教會可以做什麽?而是問教會應該做什麽,應該做的就要去做!」蕭牧師指出教會需要承擔作為使命,按神的旨意去做,神自然會加力,不懂得也要去學。
對於有些教會有感動參與社關,但是缺乏資源不知道如何去做,身為「愛網」(愛鄰舍福音網絡的簡稱)召集人的蕭如發牧師建議,教會可以聯合教會網絡去做,網絡大聯合資源就多,如愛網聯合荃葵青區教會,結合社區的需要提供社會關懷和服侍,弟兄姊妹長期的愛和無微不至的服侍得到了街坊鄰舍的見證。
教會是社會服務的先鋒
從事多年社工工作的黃成智表示,教會其實是社會服務的先鋒,如政府實行家務助理計劃,教會早年已經看到需要,訓練義工幫助長者清理家居,所以教會應該先知先覺洞察到社會的需要。他並提出在參與社會服務上,教會可與專業機構合作,不論是基督教機構或者非基督教的機構,務求提供可持續的而有效的社會服務。
他並支持教會要關心社會熱點,並以信仰角度去看。比如龔如心遺產爭奪戰一事,坊間傳媒只報道遺產受益人是誰,而教會可以做深層的分析,比如可看出人性的軟弱,找出引發點作出評論,這樣才能與信徒的生活息息相關的。
香港30萬信徒是有力量的
參與政界10多年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從不同角度發言。 謹申分享作為基督徒參與政界的經驗。他表示參與政界工作的時候,確實需要了解實際的一面,對社會不同勢力的運作要掌握,比如政治利益,金錢影響,還有群體價值的力量等。比如召開記者會的時候應該如何做,才能有記者來,在有内涵的同時,需要有包裝。他同時表示肯定神是有力量的,香港30萬信徒是有力量的。基督徒在各行各業、不同階層中,就某一議題持續關心,有同一意向的時候影響力會很大。




